清心除煩 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歸經:苦,
寒。
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
瀉火解毒。
用於濕熱痞滿,
嘔吐吞酸,
瀉痢,
黃疸,
高熱神昏,
心火亢盛,
心煩不寐,
血熱吐衄,
目赤,
牙痛,
消渴,
癰腫疔瘡;外治濕疹,
濕瘡,
耳道流膿。
酒黃連善清上焦火熱。
用於目赤,
口瘡。
薑黃連清胃和胃止嘔。
用於寒熱互結,
濕熱中阻,
痞滿嘔吐。
萸黃連舒肝和胃止嘔。
用於肝胃不和,
嘔吐吞酸。
應用
1.用於濕熱內蘊、腸胃濕熱、嘔吐、瀉痢等症。
配黃芩、大黃等,
能治濕熱內蘊之證。
對濕熱留戀腸胃,
常配合半夏、竹茹;配木香、黃芩、葛根等以治瀉痢。
2.用於溫病高熱、口渴煩躁、血熱妄行、以及熱毒瘡瘍等。
【用法用量】煎服, 2~5g。 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本品大苦大寒, 過服久服易傷脾胃, 脾胃虛寒者忌用。 苦燥傷津, 陰虛津傷者慎用。
《神農木草經》中, 黃連被列為藥中上品;明清時, 黃連曾是貢品, 四川產區每年必須進貢一定數量給宮廷。 清代, “黃連運售出洋, 歲值數萬”(《南川鄉土志》載)。 近代, 隨著中西醫藥學的深入研究和發掘, 黃連的藥用價值有了更大的提高。
黃連含小蘖堿(也稱黃連素)、黃連堿、藥根堿、棕櫚堿等多種生物鹼,
黃連治病的歷史源遠流長, 療效家喻戶曉。 用它組成的名方, 在《傷寒論》中就有12個, 約占該書方劑的10%。 此書唐代時流傳到朝鮮、日本, 這些療效卓著的方劑至今仍為中、日、朝及南洋各國的中醫師所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