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頻繁幹這事竟會得焦慮症
晚上在家十分鐘內如果不刷新微信“朋友圈”, 就會坐立不安情緒焦慮, 甚至冷汗直冒。 昨天, 41歲的馬先生到醫院求診, 醫生稱他患上了“刷屏焦慮症”。
愛刷朋友圈小心“刷屏焦慮症”
馬 先生住在武昌, 是一家企業的中層領導。 三年前開始接觸微信, 隨著好友逐漸增多, 一旦有閒置時間就拿出手機刷“朋友圈”, 頻頻“點贊”或留言互動。 上個月, 單位同事們成立了一個微信群, 同事間交代工作事項, 甚至領導佈置工作都通過微信, 他總是擔心錯過相關微信內容影響工作, 常常隔五分鐘就拿出手機看看, 即使 回家也不時刷屏, 甚至上廁所都帶上手機。 昨天上午, 馬先生手機微信突然無法打開, 十分鐘後他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額頭冒出冷汗。 他來到醫院求診, 被診斷為“刷屏焦慮症”。
微信等社交平臺的出現, 為人們帶來交流溝通的便利, 但頻繁使用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解讀焦慮症的具體表現
1、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
(1)情緒症狀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 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 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物件和內容。 患者感覺自己一直處於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 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
(2)植物神經症狀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幹、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方面的症狀。
(3)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 坐臥不寧,
2、急性焦慮發作(驚恐發作、驚恐障礙)
(1)瀕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 患者幾乎跟正常人一樣。 而一旦發作時(有的有特定觸發情境, 如封閉空間等), 患者突然出現極度恐懼的心理, 體驗到瀕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同時出現如胸悶、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抖等。
(3)一般持續幾分鐘到數小時發作開始突然, 發作時意識清楚。
(4) 極易誤診發作時患者往往撥打“120”急救電話, 去看心內科的急診。 儘管患者看上去症狀很重, 但是相關檢查結果大多正常, 因此往往診斷不明確。 發作後患者 仍極度恐懼, 擔心自身病情, 往往輾轉於各大醫院各個科室, 做各種各樣的檢查, 但不能確診。 既耽誤了治療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3、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場所恐怖、特定的恐怖)
恐怖症的核心表現和急性焦慮發作一樣, 都是驚恐 發作。 不同點在於恐怖症的焦慮發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場所或者情境引起, 患者不處於這些特定場所或情境時不會引起焦慮。
4、在美國的精神障礙診斷標準中, 焦慮障礙內容很廣泛, 包括
廣泛性焦慮、急性焦慮發作、恐怖症、創傷後應激障礙、急性應激障礙、強迫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