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太窄有辦法了,試試增寬醫療操
肩膀的寬窄與遺傳因素有關,
也與飲食有關,
與運動情況有關。
天生的太窄,
許多人覺得沒有辦法改變,
其實不然,
只要合理補充營養,
合理運動,
是可以改變的。
可以增寬的。
人體既能橫向發育,
也能縱向發育。
關鍵是把握運動技巧。
第一 增寬醫療操:
1)平地站立, 自然呼吸, 不要憋氣, 神情放松, 然后兩臂側舉, 下落, 也可手持啞鈴等重物做同樣動作。 10-15次為一組, 做8~10組。 要求做時上體要正直, 側舉要到位, 下落要加強控制力, 逐步加快速度, 這項運動, 可以增加三角肌力量。
2)接1式, 兩足左右分開站立, 兩臂向內、向外繞環。 內外各繞4次為一組, 共做4~6組。 要求做時肩放松, 臂自然伸直, 靠近上身的平面繞, 上身和頭正直。 發展肩帶肌群的伸展性。 3)兩足左右分開站立, 兩臂側上舉下落, 再由上經側12~16次為一組, 每次做3~4組。 要求要舉到位, 下落時要慢經側下落, 開始可約2拍一動, 逐步提高到一拍一動。
增強肩帶肌群力量。
4)俯臥在練功毯上, 雙手撐臂。 然后做屈伸運動, 屈伸動作, 類似俯臥撐。 10~15次為一組, 每次做3~4組。 要求做時身體要正, 不可塌腰, 聳肩, 腿蹬直。 增強胸大肌, 三角肌力量。
5)雙臂交替上舉, 10-15次為一組, 每次做3-4組。 可使用拉為器或皮條做。 做時上體要正, 上舉或下落時都要加強控制力。 增加斜方肌和三角肌等肌群的力量。
第二 說明:
1.肩是上肢負重的主要部位, 肩窄下溜, 不僅給人們纖細軟弱, 無力支撐頭頸之感, 而且會限制心肺內臟器官的功能, 影響日常生活中的負重、攀登、上舉等動作。
2.上述操可全做也可選做。
3.上述操再輔以劃船或游泳, 效果更好。
4.應配合全面鍛煉, 如果單純為肩寬而狠練幾塊肌肉, 則欲速不達, 甚至會影響其他部位的功能。
5.練習后須做肌肉放松練習, 緩解肌內緊張狀態, 避免肌內僵硬而影響血液循環。 比如做做原地踏步動作。
6.青少年時期練習效果較理想。 也就是說在身體發育過程中, 發現自己的肩膀太窄, 然后盡早進行練習此操,
效果會相對明顯。
但年齡較大的人也不要氣餒,
只要堅持鍛煉,
就會有收獲,
只是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1)平地站立, 自然呼吸, 不要憋氣, 神情放松, 然后兩臂側舉, 下落, 也可手持啞鈴等重物做同樣動作。 10-15次為一組, 做8~10組。 要求做時上體要正直, 側舉要到位, 下落要加強控制力, 逐步加快速度, 這項運動, 可以增加三角肌力量。
2)接1式, 兩足左右分開站立, 兩臂向內、向外繞環。 內外各繞4次為一組, 共做4~6組。 要求做時肩放松, 臂自然伸直, 靠近上身的平面繞, 上身和頭正直。 發展肩帶肌群的伸展性。 3)兩足左右分開站立, 兩臂側上舉下落, 再由上經側12~16次為一組, 每次做3~4組。 要求要舉到位, 下落時要慢經側下落, 開始可約2拍一動, 逐步提高到一拍一動。
4)俯臥在練功毯上, 雙手撐臂。 然后做屈伸運動, 屈伸動作, 類似俯臥撐。 10~15次為一組, 每次做3~4組。 要求做時身體要正, 不可塌腰, 聳肩, 腿蹬直。 增強胸大肌, 三角肌力量。
5)雙臂交替上舉, 10-15次為一組, 每次做3-4組。 可使用拉為器或皮條做。 做時上體要正, 上舉或下落時都要加強控制力。 增加斜方肌和三角肌等肌群的力量。
1.肩是上肢負重的主要部位, 肩窄下溜, 不僅給人們纖細軟弱, 無力支撐頭頸之感, 而且會限制心肺內臟器官的功能, 影響日常生活中的負重、攀登、上舉等動作。
2.上述操可全做也可選做。
3.上述操再輔以劃船或游泳, 效果更好。
4.應配合全面鍛煉, 如果單純為肩寬而狠練幾塊肌肉, 則欲速不達, 甚至會影響其他部位的功能。
5.練習后須做肌肉放松練習, 緩解肌內緊張狀態, 避免肌內僵硬而影響血液循環。 比如做做原地踏步動作。
6.青少年時期練習效果較理想。 也就是說在身體發育過程中, 發現自己的肩膀太窄, 然后盡早進行練習此操,
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 專家說的對不對, 是需要后續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 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 也不要蔑視專家, 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
本站原創內容,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