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滲濕湯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 那麼你知道滲濕湯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 白術(三錢) 乾薑(炮 一錢) 白芍藥(一錢) 附子(炮.去皮臍.一錢) 白茯苓(去皮.一錢) 人參(一錢) 桂枝(不見火.半錢) 甘草(炙.半錢)

【功能主治】 治坐臥濕地, 或為雨露所襲, 身重腳弱, 關節疼痛, 發熱惡寒, 或多汗惡風, 或小便不利, 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 水二鐘, 生薑五片, 紅棗一枚, 煎至一鐘, 不拘時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 蒼術、白術、甘草(炙), 各一兩。 茯苓(去皮)、乾薑,

各二兩。 橘紅、丁香, 各一分。

【炮製】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寒濕所傷, 身重腰冷, 如坐水中, 小便或澀或出, 大便溏泄。 皆因坐臥濕處, 或因雨露所襲, 或因汗出衣衾泠濕, 久久得之。 腰下重疼, 兩腳疼痛, 腿膝或腫或不腫, 小便利, 反不渴, 悉能主之。

【用法用量】 每取四錢, 水一盞半, 棗一枚, 薑三片, 煎七分, 食前溫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 七味滲濕湯(《景嶽全書》卷五十四)。

【處方】 蒼術 白術 甘草(炙)各30克 茯苓(去皮)乾薑(爁)各60克 橘紅 丁香各7.5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治寒濕所傷, 身重腰冷, 如坐水中, 小便或澀或利, 大便溏泄, 腰下重疼, 兩腳疼痛, 腿膝或腫或不腫, 小便利反不渴。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 用水230毫升, 加大棗1枚, 生薑3片, 煎至160毫升, 空腹時溫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別名】 參附滲濕湯(《景嶽全書》卷五十八)。

【處方】 人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附子(炮)乾薑(炮)桂枝 芍藥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坐臥濕地, 或雨露所襲, 身重腳弱, 關節疼痛, 發熱惡寒, 小便不利, 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上藥用水400毫升, 加生薑3片, 大棗1枚, 煎至320毫升, 不拘時服。

【摘錄】 《古今醫統》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厚樸60克 丁香 甘草 附子各30克 砂仁 乾薑 肉果(面裹煨透)高良薑各24克

【制法】 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 溫胃除濕。 治脾胃虛寒, 四肢困倦, 骨節酸疼, 頭暈鼻塞, 惡風, 多虛汗, 痰飲不清, 胸滿氣促, 心腹脹悶, 兩脅刺痛, 霍亂吐瀉。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 加生薑3片, 大棗3枚, 水150毫升, 煎至100毫升, 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 《扁鵲心書》卷下

【處方】 白術45克 蒼術15克(炒)厚樸 肉桂 丁香 乾薑各30克 陳皮 細辛 白茯苓各30克 肉豆蔻15克 砂仁15克 附子24克(先炮,

同薑炒令赤, 去薑, 切片)

【制法】 上藥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婦人濕勝濡泄, 經水反斷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 用水230毫升, 加生薑5片, 大棗2枚, 煎至150毫升, 空腹時熱服。

【摘錄】 《女科百問》卷上

【處方】 丁香 蒼術 白術 薑黃 茯苓 甘草 陳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濕傷脾胃, 下部虛腫, 大便泄瀉, 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上藥加大棗2枚, 生薑3片, 用水300毫升, 煎至240毫升服。

【摘錄】 《丹台玉案》卷二

上面是關於滲濕湯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瞭解到滲濕湯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 對於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