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只吃素就是健康飲食嗎

如今, 吃素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無論為了環保、減肥還是健康,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吃素的大軍。 但是, 成為不折不扣的素食主義者, 只吃蔬菜、水果就能健康了嗎?

只吃素潛藏風險

吃素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因為果蔬不僅可以為人體補充大量的膳食纖維、維生素, 還具有天然的抗氧化營養素, 對于保護心臟及大動脈, 清除體內毒素有重要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只吃素對健康也有諸多風險。 因為素菜和葷菜是食物鏈上的兩個極端, 不能嚴重傾向于哪一邊, 否則容易導致營養失衡, 對健康產生以下威脅。

營養元素缺乏

很多人吃素吃得不夠均衡、多樣化, 這容易導致營養元素缺乏。 比如缺鐵, 人體對植物食品中鐵的吸收率較低, 長期缺鐵容易導致貧血;缺乏維生素B, 其是造血過程和神經系統所必需的營養元素, 幾乎只存在于動物性食品中;影響鈣、鋅的吸收, 植物食品中大多含有植酸和草酸, 攝入過多會妨礙鈣、鋅的吸收, 缺鈣不利于骨骼健康, 缺鋅則會影響免疫功能;攝入熱量偏低, 長期吃素的人一般蛋白質、脂肪攝入不足, 導致長期攝入熱量偏低, 容易引發營養不良。 因此, 長期食素者要注意營養素的合理搭配, 以免因為部分缺乏導致疾病。

免疫力下降

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 對人體的抵抗力影響很大, 會使人體內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比例失衡,

從而導致出現貧血、消瘦、消化不良、記憶力下降等癥狀。

導致不孕

研究表明, 女性長期吃素會影響體內激素分泌, 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不孕。 尤其是年齡超過30歲的女性, 生育能力本身已經下降, 吃素更需要謹慎。

不利于降壓

很多患有高血壓的人以為不吃肉就能控制住高血壓, 因而拒絕任何葷腥, 將素食堅持到底。 實際上, 這樣做反而不利于控制高血壓。 因為長期吃素, 拒絕動物蛋白和脂肪的攝入, 容易導致血管彈性變差, 最終導致血壓居高不下。 研究表明, 如果甘油三酯等偏高, 可以通過運動、改善飲食結構、使用藥物等來恢復。 但是如果血管彈性變差, 則很難恢復, 所以純素食是不可取的。

引起膽結石

長期吃素, 尤其是老年人長期吃素, 會增加患膽結石的風險。 研究證明, 在患有膽結石的老年人中, 有一半是由單純素食引起的。

由此可見, 在日常飲食中, 葷素搭配才是最合理的飲食方式。 在吃新鮮蔬菜的同時, 應適當加入蛋類、奶類、肉類等, 使人體營養更加均衡。

正確吃素更健康

并不是長期只吃蔬果就能發揮吃素的益處。 正確、科學地吃素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健康。

均衡比例

深受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素食比例進餐法中提到, 平衡合理的素食方法是:五谷或米飯類占2份, 蔬菜水果占2份, 豆類食物占1份。 這個方法可以確保素食者攝取充足的營養。

攝取膳食纖維

在素食搭配中, 成年人每日攝取膳食纖維量應為25~35克。

富含膳食纖維的素食包括魔芋、燕麥、麥片、糙米、豆類、蔬菜、水果等。 它們可以促進胃腸蠕動, 有利于排出體內的廢物和有毒物質。

慎選食用油

加工素食時要注意食用油的選擇, 最好選用橄欖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而且每次用油不宜過多, 以免起不到吃素的作用, 反而導致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

注意鹽分攝入量

鈉和鉀可以相互協調, 共同保持人體的水分平衡、調節酸堿平衡、維持滲透壓, 如此才能確保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 食鹽是人體中鈉的主要來源, 但是吃太多鹽會導致高血壓, 因此想要發揮吃素的益處, 最好選擇低鈉鹽或者其他低鹽分醬油等作為調味品。 尤其是中老年人或有家族病史的人,

更要選擇低鹽飲食。

素食者仍需脂肪

適量攝入有益的含脂肪食物不但有益于健康, 還能夠起到增強抵抗力的作用。 因此即使是吃素的人也應適當攝入富含脂肪的食物, 如果實在不喜歡動物脂肪, 可以用豆類及豆制品、堅果等這些富含植物脂肪的食物代替。 (范永坤)

[ 責編:云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