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寶寶有濕氣怎么去除

濕氣重并不一件好事, 因為這會導致人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 即便是大人, 如果濕氣重的話, 也需要及時進行處理, 更何況是抵抗力比較差的寶寶呢。 其實, 想要將寶寶體內的濕氣給去除的話, 方法還是有很多種的。 而想要徹底去除濕氣, 除了要選對方法, 家長們還需要能夠堅持!

1、多運動, 排濕邪

在所有的排水方法中, 運動出汗是最不能被忽略的一種。 健康管理專家認為:夏季里, 從事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的抗病力, 還可以助消化、促進氣血流通, 進而防止內生濕邪的產生。 因為小孩喜歡跳來跳去, 出汗機會多, 對排濕作用大。

同時, 運動時身體微微汗出, 還能帶走體內多余的水分。 建議最好選擇在清晨或晚間相對涼爽時進行運動,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 出汗過多時, 可適當飲用綠豆鹽水湯, 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 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以免寶寶著涼。

2、常通風, 多抽濕

其實, 濕還分 " 外濕 " 和 " 內濕 "。 外濕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天氣潮濕或因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 濕邪入侵體內導致的。 許多人起初可能是外濕, 為了祛濕而飲用了過多的涼茶, 或食用了過多的生冷食物, 傷了脾胃,

導致脾虛, 不能運化水濕, 濕滯自然就內生, 于是外濕就變成了內濕。

祛外濕, 不要讓寶寶長期呆在潮濕的地方, 也盡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玩耍。 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 但最好仍保持通風, 室內多抽濕。 特別是陰雨季節, 不妨多開抽濕機或者暖氣, 讓室內保持干爽。 這樣對寶寶避免患上皮膚病是很有幫助的哦!另外, 不干的衣服不要勉強去穿著, 要注意幫寶寶保暖, 不要受涼。

3、巧喝祛濕湯

如果寶寶是屬于內濕型, 媽媽不妨選用淮山、苡仁、扁豆、玉米等既有祛濕又有健脾功效的材料給寶寶煲祛濕湯。

在飲祛濕湯前, 還要分清濕的性質是 " 寒濕 " 還是 " 濕熱 ", 對癥用料效果才更好。 寒濕的人舌苔白、膩、厚, 口淡, 甚至感到甜, 在同樣的室溫下, 比別人易感到冷, 喝熱水會感到更舒服。 濕久困于體內, 就會郁久化熱, 變成了濕熱。 濕熱者舌苔黃、厚、膩, 口干苦, 大便爛、不爽, 小便黃。

寒濕者喝祛濕湯, 可選用草豆蔻 10 克、扁豆 30 克、玉米 100 克、茯苓 50 克、高良姜 15 克等煲豬瘦肉或豬骨, 來溫陽化濕。

濕熱者可選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黃草 30 克、土茯苓 30 克以利濕清熱, 或直接煮溪黃草水來飲用, 其有很好的祛濕、清熱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