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三種“身體虛”千萬補不得

核心提示:說到體虛, 一般人都會想要補一補, 但是“補虛”也是有講究的, 以下三種情況就不宜大補或立即進補。

初感外邪

初感外邪最常見的是感冒,

可出現發燒。 有了外邪後, 機體的正氣要和邪氣進行交戰, 當務之急是把正氣調到體表以驅逐邪氣。 如果此時只顧補正氣而不發佈作戰命令, 很可能貽誤戰機, 使病程延長。 因此感受外邪以後一般要用辛味藥來發散, 即驅逐外邪。 如體虛受了風寒, 可以先喝一些生薑紅糖水驅寒, 然後再進行補益。

體內濕熱

1.上焦有濕熱, 如出現頭部發熱、咳嗽痰多、口中黏膩等症, 此時進補會使補益藥不能順利下降, 不僅下面得不到營養, 還會助長上面的濕熱, 一補就上火。 這種情況需要先開上焦, 宣肺氣, 可食用杏仁等宣肺止咳的藥物。 2.中焦有濕熱, 如出現胃脘疼痛、灼熱, 口幹卻不想喝水, 饑餓卻不想吃飯, 小便色黃, 大便不暢等症。 此時若給予補益藥, 會加重脾胃負擔, 運化不開, 出現腹部脹滿、噁心等症狀。 因此需要先化開中焦濕熱, 可食用乾薑、茯苓等健脾祛濕之品。 3.下焦有濕熱, 如出現下肢浮腫、小便短赤、渾濁等症, 進補同樣會加重症狀, 可以先服用薏米等食物以利濕。

極度虛弱

人吃入的補藥必須通過氣血這個傳送帶運送到全身, 才能發揮效用。 當身體極度虛弱時, 氣血流通也變得緩慢, 把一堆甘緩黏膩的補藥放在一個疲憊的傳送帶上, 一來會導致貨物堆積, 二來會使傳送帶運行得更慢, 形成惡性循環。

但身體極虛必須要補, 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呢?一是要減少藥量, 循序漸進;二是暫時不用太滋膩的藥物, 可以先服用些山藥、薏米、麥冬、百合、蓮子等甘淡藥物, 由淺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