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淋巴瘤戰術
如果要用一組詞來描述淋巴瘤的特點, 相信“病程兇險”、“預後惡劣”這些詞語定在其中。 事實上, 如今淋巴瘤治療已經從以往單一模式, 發展為以放療和化療為基礎, 綜合分子靶向、免疫治療以及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多種手段的綜合治療。 而隨著總體治療模式的轉變, 淋巴瘤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存品質也有了長足的改善。
然而, 面對各種治療方式, 不少患者陷入了選擇困境:究竟該如何結合個體特點選擇初治策略, 並隨時調整戰術呢為此, 我們特地約請了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王健民教授等專家為大家解析淋巴瘤5大治療策略,
分型分期, 遵循個體化路線
隨著醫學研究的長足進步, 人們對於淋巴瘤的瞭解也不斷深入。 惡性淋巴瘤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 每一類淋巴瘤又含多個獨立亞型。 因此, 它是一組異質性很大的淋巴系統惡性增殖性疾病。
值得指出的是, 由於病理類型和臨床特徵的差異較大, 淋巴瘤的治療是個相對複雜的過程。 所幸的是, 目前對不少類型的淋巴瘤, 都有不同學術組織推薦的基於大規模臨床研究驗證的規範化治療策略和方案。 規範遵循這些策略, 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治療方案, 可使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
比如, 化療與放療結合單克隆抗體免疫治療等治療方法已取得了顯著進步;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已成為惡性淋巴瘤的另一重要手段。 專家因此特別指出, 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決定於它的分型和分期, 不同類型的淋巴瘤治療策略各不相同。
5大策略, 慎重比較選擇
一般來說, 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局部治療、化療、免疫化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觀察等待這五種。
(1)局部治療:對於Ⅰ-Ⅱ期霍奇金淋巴瘤、Ⅰ-Ⅱ期B細胞淋巴瘤、Ⅰ期T細胞淋巴瘤, 可先進行放射治療, 然後根據情況加用化療或生物治療。
2)化療:對於已有播散的Ⅲ-Ⅳ期淋巴瘤或有明顯播散趨向的Ⅰ-Ⅱ期淋巴瘤應先行化療;對於有較大腫塊(直徑≥10釐米或縱隔腫塊超過胸腔橫徑的1/3)以及空腔臟器淋巴瘤也應先行全身化療,
(3)免疫化療:對於具有明確抗原表達的淋巴瘤, 如表達CD20抗原的B細胞淋巴瘤, 可採用免疫化療, 即利妥昔單抗(美羅華)加化療。 單抗也被譽為“生物導彈”, 直接針對表達相應抗原的腫瘤細胞, 對其它細胞和組織無明顯損傷, 因此毒副反應小, 療效肯定。 干擾素α維持治療也屬免疫治療的範疇。
(4)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對於化療失敗或治療後復發的患者, 可考慮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策略。 此外, 某些類型的淋巴瘤由於惡性程度比較高, 在化療取得緩解後, 可考慮應用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進行鞏固強化治療;某些有骨髓侵犯的淋巴瘤患者,
(5)觀察等待:如果患者罹患的是低度惡性淋巴瘤, 也稱惰性淋巴瘤, 部分病人疾病進展比較慢, 患者機體免疫和腫瘤處於相對脆弱的平衡狀態, 沒有明顯的不適和進展的趨勢。 那麼, 過分的治療不但不能提高治癒率和長期生存率, 反而會損傷機體的免疫功能, 此時, 可採取觀察等待的策略, 定期密切在醫生處隨訪, 待病情進展時再行治療。
精確分型是治療的基石
在霍奇金淋巴瘤(以往稱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這兩大類惡性淋巴瘤疾病中, 後者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前者, 占90%以上。 一般來說, 霍奇金淋巴瘤多侵犯鄰近淋巴結區, 較少侵犯結外器官,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新的淋巴瘤分類明確指出, 惡性淋巴瘤不是單一的疾病, 每一種病理類型都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有各自的形態學、免疫學表型、染色體和基因特徵、細胞起源、臨床病程和預後等特點。 對每一個患者都應根據病理類型、分級和國際預後指數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 因此, 正確的病理學分型, 對指導治療至關重要。
比如, 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進展比較快, 惡性程度比較高, 可在半年到一年內迅速進展;而濾泡性淋巴瘤進展則比較慢,
正確的病理分型對惡性淋巴瘤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而要進行準確的病理學分型, 除了依靠專業醫師豐富的臨床經驗外, 還須借助現代免疫學和分子病理學技術和經驗。
進行淋巴結活檢的醫師會通過獲取完整的活檢組織, 為病理科醫師提供良好的診斷材料。 因此, 建議患者應前往正規大醫院, 在病理科和血液病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確規範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