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立夏如何養生 謹防這些高發疾病

立夏如何養生?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立夏的到來預示炎炎的夏季要開始了, 我們都知道夏季的細菌滋生的溫床, 入夏的時候, 更是細菌大肆入侵的時候。 所以, 在這初夏的時節裡我們要預防哪些疾病?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談談, 入夏時, 我們該預防哪些疾病。

立夏要預防得哪些病

初夏的時候, 氣溫逐漸上升。 人們的新陳代謝也在加快, 心腦血液會出現供應不足的情況。 這些因素容易使人感到疲憊。 天氣越來越熱, 身體內的營養物質會隨著汗液流失掉。 所以, 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好的人比較容易在這個時候生病。 所以, 在這個時候更應該合理的安排好作息時間, 也要及時的補充營養, 以便能夠健康的度過夏天。

1.謹防夏季病

初夏時節注意預防菌痢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 除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

還與夏季氣候適宜痢疾桿菌繁殖、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

控制菌痢的關鍵是早發現, 早治療;其次應搞好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 加強對飲食、水源管理, 消滅蒼蠅, 不吃生冷蔬菜, 不吃不潔瓜果, 不吃腐敗變質或不新鮮的食物, 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2.初夏易發口瘡和紅眼病

初夏的時候氣候比較乾燥, 我們比較容易上火。 這樣便會導致一些人生口瘡。 當然, 口瘡也不完全是因為天氣乾燥而導致, 也跟維生素攝取不夠有關係。 應當服用維生素B2給予治療。

此外, 初夏還要注意預防流行紅眼病。 此病潛伏期短, 受感染後24小時內發病, 自覺雙眼劇烈疼痛, 畏光流淚, 有異物感。 得了紅眼病, 一要防止傳染, 二要及時治療。 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專用, 尤其在集體場所, 更要做好各項隔離工作。 預防紅眼病的關鍵是, 在高溫高濕的初夏, 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眼部保健, 少去人多的場所, 避免接觸傳染源。

3.小心脾胃受損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胃腸道問題, 其中的原因, 一方面是由於入夏後人體胃口自然變差, 消化功能本來就隨天氣受影響;另一方面, 由於人們貪涼嗜好冰寒的食物, 刺激腸胃, 使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 血管驟然收縮, 血流量減少, 從而影響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

導致生理功能失調。 很多老人、兒童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現腹部疼痛、胃炎等情況。

4.預防皮膚病

立夏過後節氣為小滿, 這就是皮膚病高發作的節氣了。 原因是小滿節氣氣溫明顯增高, 雨量也會增多。 悶熱初夏天氣加上潮濕, 就為皮膚病發作提供了條件。 所以剛過完立夏, 離小滿還有一段時間, 要先為預防未來的皮膚病而做一些準備。

立夏養生需注意什麼

1.保證睡眠充足

夏天晝長夜短, 人體新陳代謝也比較快, 消耗比較大。 所以, 常常使人覺得疲憊。 對此, 我們應該保持充足的睡眠。 最後能在中午睡個午覺, 這樣有利於身體的各個系統得到放鬆。 有利於我們下午的工作和學習。

2.少洗冷水澡

隨著氣溫的上升, 人們外出歸來往往喜歡沖冷水澡。 由於人體在陽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熱, 冷水澡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 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 引起高熱, 還會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 頭暈目眩, 重則還可引起休克。 因此, 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出汗, 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後再洗澡。

3.頸椎最怕吹

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4.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帶走身上大量的熱,然後再洗澡。

3.頸椎最怕吹

頸椎對著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酸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著空調,如果溫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4.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