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保健強調動靜結合
1. 動靜結合, 保健延年
方開的《延年九轉法》提出靜以養陰, 動以養陽的辨證關係。 他說:“天地本乎陰陽, 陰陽主乎動靜, 人身一陰陽也。 動靜合宜, 氣血和暢, 百病不生, 乃得盡其天年”。
2. 動態養生提宣導引、武術
導引、按摩和氣功共同成為動態養生的三大支柱。
明代高濂對古代的導引進行整理著成《遵生八箋》載有八種導引。 本書除在國內廣為流傳外, 並於1895年譯成英文發行於國外。
明代正德年間羅洪先所著的《仙傳四十九方》, 載錄華佗“五禽戲”最為詳盡, 後來廣泛用於臨床防病保健。
清代沈金鼇於《雜病源流犀燭》一書中,
3. 頤養對象重視老年人
多次舉行“千叟宴”。
明代嘉靖皇帝晚年追求長生之舉, 對社會上重視老年人頤養保健。 特別是清代康乾時代皇帝多次舉行“千叟宴”和敬老活動, 以展示所謂“康乾盛世”。
多種養老專著
明清的養生專著大都聯繫到老年人的養生和長壽問題。 並有養老專著, 如《安老懷幼書》和《老老恒言》等。 曹庭棟的《老老恒言》是他參閱了三百多家的養生著作而編輯的老年專著。 針對老人的特點, 進行了全面的論述, 具體而實用, 為中醫老年醫學作出了貢獻。
清代名醫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 記載了三百多例中老年病治驗, 在防治老年病方面亦有貢獻。
此外, 明清時期的養生專著還有:
袁黃的《攝生三要》, 胡文煥的《壽養叢書》, 河濱丈人的《攝生要義》, 陳繼儒的《食色坤言》, 尤乘的《壽世編》, 黃克楣的《壽身小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