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病理報告為何總是要“等”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病理科

姚青

許多患者和家屬在做完手術後往往都急於知道是否得了腫瘤?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做出疾病性質的診斷報告就是病理報告, 等待病理診斷報告如同等待判決一樣, 焦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常規病理檢查通常需要3至5天才能出結果, 為此, 許多患者和家屬都覺得難以理解。

其實, 病理報告之所以要等待這麼多天, 是因為組織標本的製備和診斷醫生判讀過程都相當複雜和嚴格。

首先需要對手術中切下的病變組織器官做技術處理, 包括取材、固定、脫水、透明、浸臘、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等一系列複雜的步驟,

每一步驟都需要足夠的時間。

為了能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細胞, 專業人員需要將組織切成1-5毫米的薄片, 這是一項純手工的技藝。 雖然可以將組織冰凍起來切片, 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術中快速冰凍切片診斷, 但由於製片時間及取材有限, 通常冰凍切片組織形態有所改變, 診斷準確率低於常規石蠟切片, 且這種冰凍切片也無法長期保存。 因此, 在病理學發展過程中, 石蠟因為兼具硬度和柔韌性, 同時具備良好的透光性, 最終成為支撐組織的媒介。

人體組織中水分占70%, 與水不相融的石蠟又是如何進入組織的呢?這就需要讓組織脫水。 但是脫水不能過快,

如果脫水過快, 起始濃度過高, 會令組織皺縮、形態發生改變, 影響到對組織的判讀。 經過反復試驗, 病理學家最終摸索出一套儘量不影響組織形態學結構的脫水方案, 就是將組織浸泡在由低至高、具有一定濃度梯度的脫水劑中, 逐步完成脫水和浸蠟, 這個過程至少需要12-16個小時。 製片的另一個過程就是染色, 細胞染色劑是水溶性的, 故染色前又需要進行脫蠟, 即與脫水相反的一系列過程, 再加上其他一系列技術性操作步驟, 製片一般需要2天才能完成。

製片完成後, 就需要病理診斷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 做出診斷。 病理科難度最大的工作就是觀察切片, 每個病例的病理圖像都不盡相同, 千變萬化, 病理醫師完全要憑自己的眼睛和經驗作出判斷,

更重要的是病理檢查的結果是最終診斷,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金標準”, 再沒有其他檢查來糾正它, 所以一旦有誤, 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因此這是一項純人工智力、任何機器都無法替代的精心細緻的工作, 我們要給病理診斷醫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診斷和判讀。 還有一些病例需要再切片或加做免疫組化進行鑒別診斷, 這樣, 出具結果的時間就會更長一些。 所以, 為了獲得高品質的病理診斷報告, 以便得到更恰當的診療, 我們需要耐心等待。 羅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