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如何排酸
痛風這主要是由於人體中尿酸的含量過高而導致的一種疾病, 在正常情況下, 尿酸是會和尿液一起排除到人體之外的, 然而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就會導致尿酸在人體內的關節處堆積形成一些小結晶, 引發痛風關節炎的病症。 患有痛風對於人體的影響非常大, 應該及時排酸加以治療那麼痛風該如何排酸呢?
引起痛風的根源是高尿酸血症, 人體內尿酸濃度過高時會形成結晶, 這種結晶沉積在關節就會引發痛風關節炎, 沉積在腎臟, 便引發腎炎或腎結石。 因此, 對痛風患者而言, 通過用藥降低血尿酸水準非常重要。 在痛風的慢性期, 醫生一般會開丙磺舒、痛風利仙等排尿酸藥, 或(和)降尿酸藥別嘌醇片。 需要注意的是, 服用這些藥物需逐漸加量, 否則可能引發痛風急性發作或因尿酸突然大量排出而損傷腎臟。
另外, 痛風發作時要停用這些藥物。
認識食物的酸鹼性1:鹼性食物, 富含鉀、鈉、鈣、鎂的食物。 A:弱鹼:紅豆、蘿蔔、蘋果、甘藍菜、洋蔥、豆腐。 B:中堿:橘子、香蕉、草莓、番瓜、檸檬、大豆、蘿蔔乾、紅蘿蔔、番茄、蛋白、梅幹、菠菜。 2:酸性的食物, 含磷、氯、硫、碘的食物, 一般肉類、穀類、油脂、酒精。 3、 中性食物 鹽、油、咖啡等
由於酸性過多而引起的病症大致分為四類:
01.強酸與鈣、鎂等鹼性礦物質結合為鹽類, 即固體酸性物, 易導致骨質疏鬆症等疾病。
02.強酸或酸性鹽堆積在關節或器官內引起相應炎症, 易導致動脈硬化、腎結石、關節炎、痛風等疾病。
03.酸性廢棄物堆積, 使附近的毛細血管被堵, 血液迴圈不暢, 易導致糖血尿、腎炎及各種癌症。
04.胃腸道酸性過多易引起便秘、慢性腹瀉、尿酸;胃酸過多易導致燒心、反酸、胃潰瘍等。
什麼叫酸性體質?正常人的血液PH值應該在7.35—7.45之間, 也就是呈弱鹼性, 鹼性體質, 是健康人的正常體質, 一般的初生嬰兒都會是弱鹼性的體質, 但是隨著身體外部環境的污染和長期的生活壓力以及不夠健康的飲食習慣的影響, 就會慢慢轉變成為酸性, 多數人的血液PH值在7.35以下, 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 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 酸性體質是一種亞健康狀態, 這種體質的人患癌症的幾率比健康人高得多, 據一項都市人群健康調查發現, 在生活水準較高的大城市裡, 80%以上的人體液PH值經常處於較低的一端, 使身體呈現不健康的酸性體質,
酸性體質如何判斷?
1、症狀判斷。 具有酸性體質的人皮膚無光澤;臉上容易長出不明物;香港腳或身上容易長濕疹;容易疲勞、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 流行病一來, 通常首當其衝, 既怕冷又怕熱, 經常感冒, 易得腰背痛, 頭暈眼花並伴有耳鳴, 手腳發涼, 精神過於敏感、焦躁。 常出現便秘、口臭現象。 如果有以上這些症狀, 你就得留意身體是否已經變酸。
2、尿液自測。 可以到藥店買PH試紙自己測試。 人體尿液中的PH值一般為5.6~6, 在早晨用試紙檢查自己的尿液, 如果多次發現PH值低於5, 那同樣說明你自己的體質可能屬於酸性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