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分類多 巧辨症狀巧治療
所謂的耳鳴是指耳朵裡面會有細小的嗡嗡聲。 現在由於人們的壓力日漸增大, 而周遭環境也越來越差, 嘈雜的外界聲音加上情緒不穩, 或者由於某些身體疾病都會引發此症。 耳鳴的種類有多種, 只有分辨清楚它的種類我們才能更好的來進行對症治療。
第一種是生理性耳鳴
在身體內部, 血管搏動、血液流動、肌肉收縮、關節活動、呼吸運動等, 都會發生微弱的聲音, 其中距耳較近者, 就會感覺出這種聲音。 平時由於外界有較強的聲音, 把這種微弱的聲音掩蓋了, 而沒有感覺出來。 但如果走進隔聲室或在安靜的深夜, 有時就會感覺到耳內有微弱的響聲, 這就是生理性耳鳴。
第二種是傳導性耳鳴
此種耳鳴的原因是聽覺系統的傳導部分發生障礙, 如外耳道腫脹、堵塞、鼓膜穿孔、內陷、中耳炎症、粘連、硬化等。 傳音障礙降低了聽取外界聲音的能力,
再有, 通過骨導傳入耳內的聲音, 由於傳導障礙, 向外逸散管道受阻, 而提高了耳內聲音的感覺, 成為一種以低頻為主的, 象颳風似的呼呼響聲。 我們自己可以試試, 用一隻手捂住耳朵, 就感到耳內轟轟的響聲, 這就是典型的傳導性耳鳴。
第三種是神經性耳鳴
原因是聽覺系統的感音神經部分發生障礙。 當內耳聽覺感受器有病, 如藥物中毒、雜訊外傷、美尼爾氏病等;聽神經和聽覺中樞遭受外傷或發生炎症、中毒、缺血、腫瘤等;以及顱內各種病變影響到聽神經或聽覺中樞時, 都會出現耳鳴。 這種耳鳴多為高頻性蟬鳴或刺耳的尖聲。
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耳鳴,
第四種是客觀性耳鳴
耳鳴是主觀的感覺, 但有一種搏動性耳鳴是別人也可以聽到的, 這叫作客觀性耳鳴。 此種耳鳴與主觀性耳鳴不同, 它確實有音源, 但音源不在外界, 而是本人耳部附近的體內。
一種音源是中耳內的小肌肉或咽部肉攣縮發出的聲音;另一種音源是血管搏動的聲音。 在正常情況下血管搏動的聲音是感覺不出來的,
因血液流通不夠通順而引起的耳鳴, 一些促進血液迴圈和血液帶氧功能的藥物, 可減輕症狀。 醫生有時也使用補充某些維生素, 如維生素B12或礦物質如葉酸鹽、鋅及鎂等。 醫生必須根據情況醫治, 被耳鳴問題纏繞的, 最好是延醫, 不要自己胡亂配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