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肺栓塞的病因有哪些

肺部是我們身體中最為重要的呼吸系統, 但是隨著我們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以及空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導致患有肺部疾病的人越來越多, 肺部出現疾病會嚴重的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健康, 肺栓塞就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 導致它發病的原因也有很多種, 下面一起瞭解下肺栓塞的病因有哪些。

1856年RudoIf Virchow提出血栓形成的三個因素, 即血流停滯、血液高凝性和血管內皮損傷。 現代認為, 在靜脈血栓形成中內皮損傷起著重要的初始和持續作用。 靜脈內皮損傷可因機械性創傷, 長期缺氧及免疫複合物沉著等引起, 使膠原組織暴露, 刺激血小板附著和集聚, 啟動血凝反應鏈。 血液停滯能啟動凝血機制, 觸發血栓形成。 血液的高凝狀態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機制之一。

絕大多數的肺栓塞患者都可能存在疾病的易發因素, 僅6%找不到肺栓塞的病因,

危險因素包括:

1.年齡與性別 屍檢資料顯示, 肺栓塞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加而上升, 兒童患病率約為3%, 60歲以上者可達20%。 肺栓塞以50~60歲年齡段最多見, 90%致死性肺栓塞發生在50歲以上。 性別與肺栓塞的發生在兒童及青春期無明顯差別, 20~39歲年齡組女性深靜脈血栓病的發病比同齡男性高10倍。

2.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曲張 估計在美國每年約有2百萬人患深靜脈血栓形成, 其中發生肺栓塞者約10%。 72%的急性脊柱損傷和34%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發生深靜脈血栓形成, 後者在70歲以上患者中71%患深靜脈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後下肢深靜脈病的增多與高凝狀態、休克、心力衰竭及臥床(超過5天)等有關。

肺動脈造影和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掃描顯示,

51%~71%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患者可能併發肺栓塞。 靜脈血栓的好發部位是靜脈瓣和靜脈竇, 特別是深靜脈, 如腓靜脈、膕靜脈、髂靜脈、股靜脈、盆腔靜脈叢等。 靜脈血栓脫落的原因尚不清楚, 可能與靜脈內壓急劇升高或靜脈血流突然增多(如用力大便, 長期臥床後突然活動等)有關。 活動期的血栓性靜脈炎血栓比較鬆軟, 易於脫落。 脫落的血栓迅速通過大靜脈、右心, 達到肺動脈, 發生肺栓塞。 也有沿中心靜脈導管形成血栓經過右心房、室直接延伸到肺動脈引起堵塞者。

3.心肺疾病 慢性心肺疾病是肺血栓栓塞的主要危險因素, 25%~50%肺栓塞患者同時有心肺疾病, 併發於心血管疾病者占12%, 特別是心房顫動伴心力衰竭患者尤易發生。

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疾病專科醫院)900餘例連續屍檢資料, 發現肺段動脈以上較大血栓堵塞者100例(占11%), 其中風濕性心臟病45例, 心肌病12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肺心病l6例, 先天性心臟病術後10例, 冠心病4例, 高血壓病2例, 其他8例, 分別占該病屍檢數的29%, 26%, 19%, 4%, 4%和2%, 說明我國心肺疾病併發肺栓塞者並不少見, 遺憾的是生前僅13%的患者得到了正確的診斷。

4.創傷、手術 肺栓塞併發於外科或外傷者約占43%, 其中創傷患者約15%併發肺栓塞, 屍檢發現脛骨骨折45%~60%、骨盆骨折27%、脊柱骨折14%患者發現肺栓塞。 大面積燒傷和軟組織創傷也可併發肺栓塞, 後者推測可能為受傷組織釋放的某些物質損傷了肺血管內皮, 引起多發性肺微血栓形成。

冠狀動脈旁路手術合併肺栓塞的危險性為4%, 合併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為20%。

5.腫瘤 癌症能增加肺栓塞發生的危險, 根據屍檢資料, 胰腺癌患者35%、肺癌20%、泌尿道癌19%、結腸癌19%、胃癌16%、乳腺癌15%合併肺栓塞, 其他腫瘤未見增多。 惡性腫瘤患者易併發肺栓塞的原因可能與凝血機制異常有關。

靜脈血栓形成與顯性癌症間的關係首先由Trousseau提出, 1938年被屍檢資料所證實。 深靜脈血栓形成和(或)肺栓塞與隱性癌症間的關係尚不甚清楚, Gore分析128例經肺動脈造影證實的肺栓塞癌症發生率, 診斷肺栓塞2年的回顧性研究中發現惡性腫瘤為10.1%, 而肺動脈造影正常臨床懷疑肺栓塞年齡、性別相匹配的一組未發現一例。 全部233例肺栓塞患者後來癌症的發生率為6%,

自診斷肺栓塞到發生癌症平均時間為30.7個月。

6.制動 下肢骨折、偏癱、手術後、重症心肺疾病及健康人不適當的長期臥床或長途乘車(或飛機), 肢體活動減少, 喪失肌肉的按摩動作, 降低靜脈血流的驅動力, 血流軸向運動減慢, 血液停滯。 連續臥床7天, 血流速度減慢到最低點。 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與臥床時間相關。 內科監護病房臥床的患者超聲多普勒檢查發現靜脈血栓形成發生率為33%。

7.妊娠和避孕藥 孕婦血栓栓塞病的發生率比同齡未孕婦女多7倍, 易發生於妊娠的頭3個月和圍產期, 確切機制不清。 服避孕藥的婦女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比不服藥者高4~7倍, 估計每年發生率為8/10萬。 已證明避孕藥能引起凝血因數, 血小板、纖維蛋白溶酶系統變化,改變血漿脂蛋白、三醯甘油和膽固醇含量,這些可能與血栓病的多發有關。

8.其他 如肥胖,超過標準體重20%者栓塞病的發生率增加。脫水,某些血液病 (鐮狀細胞病、紅細胞增多症)、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等)及靜脈內插管等也易發生血栓病。

在上述常見的危險因數中,許多為暫時性的,不少是可逆性的,如外科手術、創傷、不活動等,也叫獲得性的或繼發性的;而近年研究較多的是遺傳性的或原發性的,持續性的危險因數。約半數深靜脈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患者有可識別的遺傳性高凝狀態,至少有12種基因參與靜脈血栓形成,有400餘種類型的基因損害,最常見的是凝血因數VLeiden和G20210 A凝血酶原基因突變,另外還有ATⅢ、C蛋白、S蛋白、纖維蛋白溶酶原相關基因分子等缺陷。靜脈血栓形成可能是一多基因病,高凝狀態持續終生。我們曾遇一例下肢深靜脈炎併發肺栓塞患者,20年後其子患同樣疾病住院。

引發肺栓塞的病因有很多種,大多都是由於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為了能夠有效的預防肺栓塞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平時我們一定要多加強體育運動,不要長時間的坐在電腦前面,尤其是很多上班族們,可能平時沒有太多時間鍛煉,但是可以充分利用下班時間,比如下班不行鍛煉,就是很好的選擇。

血小板、纖維蛋白溶酶系統變化,改變血漿脂蛋白、三醯甘油和膽固醇含量,這些可能與血栓病的多發有關。

8.其他 如肥胖,超過標準體重20%者栓塞病的發生率增加。脫水,某些血液病 (鐮狀細胞病、紅細胞增多症)、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等)及靜脈內插管等也易發生血栓病。

在上述常見的危險因數中,許多為暫時性的,不少是可逆性的,如外科手術、創傷、不活動等,也叫獲得性的或繼發性的;而近年研究較多的是遺傳性的或原發性的,持續性的危險因數。約半數深靜脈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患者有可識別的遺傳性高凝狀態,至少有12種基因參與靜脈血栓形成,有400餘種類型的基因損害,最常見的是凝血因數VLeiden和G20210 A凝血酶原基因突變,另外還有ATⅢ、C蛋白、S蛋白、纖維蛋白溶酶原相關基因分子等缺陷。靜脈血栓形成可能是一多基因病,高凝狀態持續終生。我們曾遇一例下肢深靜脈炎併發肺栓塞患者,20年後其子患同樣疾病住院。

引發肺栓塞的病因有很多種,大多都是由於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為了能夠有效的預防肺栓塞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平時我們一定要多加強體育運動,不要長時間的坐在電腦前面,尤其是很多上班族們,可能平時沒有太多時間鍛煉,但是可以充分利用下班時間,比如下班不行鍛煉,就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