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感染後最常出現的症狀?
剛出生的嬰兒被大家稱為是新生兒, 大家都知道新生兒由於身體各個器官都是沒有發育完善的, 因此身體的抵抗力是非常弱的,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感染的話, 對孩子的健康影響是很大的, 其實家長如果在平時能夠多瞭解新生兒感染的症狀, 對於新生兒疾病及時發現和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那新生兒感染後最常出現的症狀有哪些呢?
新生兒細菌感染有什麼症狀
新生兒細菌感染宮內及產時感染大部分在7天內發病, 生後感染大部分在7天及以後發病。
1、全身症狀:常無特異性表現, 常與其他疾病, 如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疾病混淆。 大致表現為:
① 精神狀態:可有短暫的煩躁不安, 以後轉為反應弱、嗜睡、哭聲無力甚至昏迷。
② 面色:發暗、發黃、嚴重時發青、白或紫。
③ 吸吮:吸吮力減弱, 吸乳量少, 甚至拒乳。 常有噁心、嘔吐及腹瀉。
④ 活動:煩躁時哭鬧多動, 但很快活動少,
⑤ 體溫:少數可發熱, 但大多數體溫正常或降低, 24小時內體溫波動不超過1℃。 早產、低體重兒及病重兒體溫不升, 還可出現硬腫, 手足溫度低。
⑥ 體重:不升或下降。
⑦ 末梢迴圈:末梢迴圈差, 皮膚發暗、發花, 指壓腹部皮膚, 超過2秒才恢復原來膚色, 手足涼。
⑦ 黃疸:皮膚黃且暗灰。
2、局部症狀:仔細檢查可發現局部病灶, 常見為臍部、皮膚、耳、指(趾)甲溝、眼、口腔、或產傷部位。 也要注意內臟病變, 如肺、肝、腦膜炎、泌尿系感染、產道感染等。
新生兒感染後的護理方法
1、合理營養。 新生兒期營養需求量高, 但消化代謝功能有限。 因此, 對營養既要求足夠量來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 又不能過量餵養, 以免造成新生兒胃腸道的過重負擔, 適當掌握合理營養對增強體質和抵抗力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2、母乳餵養。 母乳比代乳品含有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質, 它可供給新生兒所需的全部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乳糖、維生素、鐵、尤其是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的抗體(免疫球蛋白)及抗感染的活性白細胞、雙歧因數、溶菌酶等,
3、預防接種。 新生兒時期雖然從母體來的免疫球蛋白提供了一些抗體, 但對於許多傳染病仍是一個高度的易感者。 預防接種是抵抗病菌的有效方法, 可以通過早期有效的預防接種來防止對新生兒危害最大的傳染病的發生,
4、新生兒按摩。 按摩的同時還活動寶寶的全身肌肉, 使身體發育得更健壯。 另外, 皮膚刺激對增強免疫功能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有益於新生兒的體格與心智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