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 給五官減齡
“每天關機一小時”將給自己更多的休息時間。 這裡的關機, 當然可以是靜音或者將手機放在旁邊, 暫時不去關注。 或停下手裡的工作, 瞭望一下遠處, 或停下匆忙的腳步, 走到郊區, 靜靜地聆聽那些早已被忽視的聲音, 如流水、鳥鳴, 用力呼吸, 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除此之外, 還可以動動手指, 按摩一下眼、耳、鼻等, 使五官清明、頭腦清醒、神氣舒暢, 減少皺紋, 容顏煥發。
按一按 緩解眼疲勞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人們常通過眼睛來評判一個人的精氣神。 現在用眼過度已經成了危害健康的普遍問題, 人們熱衷於用電腦處理各種公文、郵件,
1.兩手拇指點按太陽穴不動, 用食指順時針按揉攢竹穴10~15次, 再逆時針按揉攢竹穴10~15次, 最後用手指指腹輕輕刮揉攢竹穴10~15次。 力度適中, 以穴位有酸脹感為宜。
2.拇指順時針按揉太陽穴10~15次, 再逆時針按揉太陽穴10~15次。 力度適中, 以穴位有酸脹感為宜。
3.兩手食指點按巨髎穴10~15次。
4.單手食指或中指順時針按揉印堂穴10~15次, 再逆時針按揉印堂穴10~15次。 力度適中, 以穴位有酸脹感為宜。
5.兩手拇指順時針按揉風池穴10~15次, 再逆時針按揉風池穴10~15次。 力度可稍重, 以穴位有酸脹感為宜。
動作要領 1.穴位要找准, 按揉力度要適中, 手法過重療效不一定就很好, 而且很可能會給面部皮膚留下瘢痕, 影響美觀。 2.穴位按摩過程中, 最好一邊閉目養神, 一邊按揉, 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揉一揉 讓鼻腔更通暢
鼻子是五官之一, 古稱明堂、面王, 位於臉的正中央, 是肺的外竅, 氣體進出人體的重要門戶。 它不僅能聞到世間五花八門的氣味, 還能輔助發音。 鼻子對生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揉按山根
鼻根又稱為山根。 揉按的方法為用拇指與食指或中指輕輕捏起鼻根的皮膚, 以微有酸脹感為度, 再輕輕放下, 重複15~20次, 以鼻根部位微紅、微熱為度。
功效:中醫認為, 山根這個部位和心臟關係密切, 揉按此處可以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 如果思慮過度, 不能安靜, 可以通過這個方法來幫助解決。 而感冒鼻塞, 用此方法也可以快速讓鼻腔通暢。
推擦鼻樑
1.左手中指指腹放在左側鼻樑, 右手中指指腹放在右側鼻樑, 兩中指沿著鼻子兩側做上下的推擦,
2.用一手中指和拇指相對, 從鼻根部揉按到鼻翼, 再到迎香穴。
功效:清代著名醫家沈金鼇在《雜病源流犀燭·鼻病源流》記載:“常以手中指於鼻樑兩邊, 揩二三十遍, 令表裡俱熱。 所謂灌溉中嶽, 以潤於肺也。 ”這裡的中嶽就是指的鼻樑, 推擦鼻樑可以同時潤肺通鼻, 解決鼻塞、鼻澀等問題。
搓一搓 耳聽八方更給力
古人說“耳聰目明”, 就是說這個人耳朵好使、眼好使, 人非常聰明。 傳統文化也認為, 人的耳根最為靈敏, “餘音繞梁, 三日不絕於耳”即是對耳朵獨特性的描述。 中醫學認為耳部是全身經絡彙集的地方, “耳為宗脈之所聚”, 人體主要的經脈都經過耳朵。
掩耳擊鼓
用中指輕輕壓住耳背, 食指先放在中指上, 然後食指輕輕向下彈撥, 注意力量要輕, 只需要輕輕敲擊, 耳朵裡就會有咚咚咚的響聲。
功效:當掩住耳朵, 大部分聲音都會聽不到, 不過有一類聲音反而會更加清晰,
揉搓耳廓
1.掌心按住耳朵, 五指自然地撫按在後腦部位, 用掌心上下前後摩擦耳廓正面和反面10~15次。
上提下拉
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夾住耳朵頂端, 先向上提拉耳朵10餘次, 再用拇指、食指夾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 並摩擦耳垂10~15次。
功效:耳朵頂端稱為耳尖, 是一個經外奇穴, 醫學上認為耳尖有清熱祛風、解痙止痛的功效, 可以通過針刺或放血治療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角膜炎、偏頭痛等疾病。 耳朵的最下面稱為耳垂, 是愛美的女子紮耳孔的地方, 在針灸學上也是經外奇穴,可以通過點刺放血治療鎖口疔等疾患。(代金剛) 在針灸學上也是經外奇穴,可以通過點刺放血治療鎖口疔等疾患。(代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