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驚蟄到了,知道該做什麼嗎

3月5日或6日, 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 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 春雷始鳴, 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 萬物出乎震, 震為雷, 故曰驚蟄。 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 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 草木縱橫舒。 ”實際上, 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 大地回春, 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 “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各地春雷始鳴的時間早遲各不相同, 就多年平均而言, 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 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 “驚蟄始雷”的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春雷響, 萬物長”, 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 氣溫回升, 雨水增多。 除東北、西北地方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 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 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 沿江江南為8℃以上, 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 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所以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很重視驚蟄節氣, 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 唐詩有雲:“微雨眾卉新, 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 耕種從此起。 ”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 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 農活一齊來。 ”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 土壤仍凍融交替, 及時耙地是減少水分蒸發的重要措施。 “驚蟄不耙地, 好比蒸饃走了氣”, 這是當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寶貴經驗。 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

油菜也開始見花, 對水、肥的要求均很高, 應適時追肥, 乾旱少雨的地方應適當澆水灌溉。 南方雨水一般可滿足菜、麥及綠肥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 防止濕害則是最重要的。 俗話說:“麥溝理三交, 賽如大糞澆”、“要得菜籽收, 就要勤理溝”。 必須繼續搞好清溝瀝水工作。 華南地區早稻播種應抓緊進行, 同時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 隨著氣溫回升, 茶樹也漸漸開始萌動, 應進行修剪, 並及時追施“催芽肥”, 促其多分枝, 多發葉, 提高茶葉產量。 桃、梨、蘋果等果樹要施好花前肥。

“春雷驚百蟲”, 溫暖的氣候條件利於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 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 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 “桃花開, 豬瘟來”, 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視了。

這時, 氣溫回升較快, 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 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 常年雨水、驚蟄亦可聞春雷初鳴;而華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 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 為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雷暴開始最晚的地區。

到了驚蟄, 我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 真是:季節不等人, 一刻值千金。 大部分地區驚蟄節氣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4℃, 較雨水節氣升高3℃以上, 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 日照時數也有比較明顯的增加。 但是因為冷暖空氣交替, 天氣不穩定, 氣溫波動甚大。 華南東南部長江河谷地區, 多數年份驚勢期間氣溫穩定在12℃以上, 有利於水稻和玉米播種, 其餘地區則常有連續3 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12℃ 以下的低溫天氣出現,

不可盲目早播。 驚蟄雖然氣溫升高迅速, 但是雨量增多卻有限。 華南中部和西北部驚蟄期間降雨總量僅10毫米左右, 繼常年冬幹之後, 春旱常常開始露頭。 這時小麥孕穗、油菜開花都處於需水較多的時期, 對水分要求敏感, 春旱往往成為影響小春產量的重要因素。 植樹造林也應該考慮這個氣候特點, 栽後要勤於澆灌, 努力提高樹苗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