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心包填塞臨床表現

心臟是人體最中心的器官, 人體內所有的活動都要在心臟的正常工作下, 才能繼續進行, 心包是來保護心臟的, 所以心包一定不能出現問題, 心包填塞的一般臨床表現為心臟跳動緩慢微弱, 動脈壓下降, 一旦心包填塞, 必須及時醫治, 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下面詳細地給大家介紹一下心包填塞的臨床表現。

心臟是維持人體血液迴圈的動力器官, 它保障供給全身各個臟器和組織的血液供應。 心包為一包裹心臟及出入心臟大血管根部的囊樣結構。 心包腔是指壁層心包與心臟表面的髒層心包之間的空隙。 正常心包腔內有少量淡黃色液體潤滑著心臟表面。 外傷性心臟破裂或心包內血管損傷造成心包腔內血液積存稱為血心包或心包填塞, 是心臟創傷的急速致死原因。 由於心包的彈力有限, 急性心包積血達150ml即可限制血液回心和心臟跳動,

引起急性迴圈衰竭, 進而導致心跳驟停。

救治方法

因此血心包一旦出現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治療。 當銳器傷的胸壁傷口在心前區或胸部擠壓傷病人, 有進行性血壓下降、面色蒼面、心率增快, 心音遙遠、頸靜脈怒張、神志煩躁不安時, 應首先考慮到血心包的存在,

應緊急作心包穿刺, 排血減壓、緩解填塞, 暫時改善血液動力學, 爭取搶救時間, 並輸鹽水及血液糾正失血性休克同時準備緊急開胸手術探查, 嚴格麻醉管理, 嚴防心臟驟停, 補充足夠的血液, 術中清除心包腔積血, 恢復心臟正常收縮和舒張功能, 精細準確地修補心臟破損處。 術後嚴密監測心功能併合理應用心血管活性藥物。

症狀及體征

(1)纖維蛋白性心包炎:

①心前區、胸骨或劍突下疼痛為主要表現。 可為輕度不適、壓迫感或尖銳的劇痛, 疼痛可向斜方肌邊緣、左肩、臂、背部放射, 咳嗽、深呼吸及平臥位時加劇, 前俯位時可緩解。

②心包摩擦音為重要體征, 在胸骨左緣第3~4 肋間最清楚, 前傾坐位時易聽到。

(2)滲出性心包炎:因心臟及鄰近臟器受擠壓, 常有:

①心前區不適、呼吸困難、咳嗽、噁心、上腹脹痛、聲音嘶啞和吞咽困難等。

②體征視積液多少而不同。 心尖搏動減弱或消失。 心濁音界向兩側擴大, 相對濁音界消失。 心率快、心音弱而遙遠。

③常有發熱、氣急、乾咳及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等,

此外可有心前區或上腹部悶漲、乏力、煩躁等。 大量積液時, 左肩胛下叩診呈濁音, 語顫增強, 可聞及管狀呼吸音即尤爾特徵(ewart征)。 脈弱, 有奇脈。 收縮壓下降, 脈壓小。 亞急性或慢性心包炎可出現頸靜脈怒張、肝頸回流陽性、肝大、皮下水腫和腹水等。

(3)急性心包填塞:由於大量的心包積液或迅速增長的少量積液, 使心室舒張受阻, 心排血量降低, 臨床表現為急性迴圈衰竭, 如血壓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難、紫紺、面色蒼白、出汗、頸靜脈怒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