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如何停藥有講究 幾類藥易產生停藥反應

薑璐

當人生病了, 大多數情況都需要服用藥物來配合治療, 但何時停藥、如何停藥並不是很受重視。 其實, 何時停藥、如何停藥很有講究。

日前用藥諮詢中心接待了一位老年患者, 他遇到的問題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 患者查出了高血壓, 服藥一段時間後, 他覺得頭不暈了, 血壓也不高了, 就把藥都停了。 這一停可好, 他的頭暈、心悸症狀比之前還厲害。 藥師分析後得出結論:這位患者是因為停藥太突然, 才導致頭暈、心悸。 因為他所服用的降壓藥中含有β受體阻滯劑, 不能突然停藥, 特別是在長期使用之後。

當我們長期應用某些藥物時, 身體適應了藥物對身體的作用, 突然停藥, 身體適應不了就會出現病情或症狀反跳、回升, 疾病加重等現象, 這就是“停藥反應”。 長期應用可致停藥反應的藥物, 應採取逐漸減量的辦法來達到完全停藥的目的, 以免發生意外。

生活中, 有幾類常見藥物容易產生停藥反應。

■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是常用的一種降血壓藥, 它是高血壓患者初始和長期使用的藥品之一, 對於平時心率較快的患者來說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我們常說的××洛爾, 比如, 比索洛爾、美托洛爾、普萘洛爾等都是這類藥的常見品種, 在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治療中也有廣泛應用。

長期應用此類藥物不宜驟然停藥, 否則可能引起藥物反跳作用,

並使冠心病患者引發心絞痛和心梗。 此類症狀一般在停藥後12小時至72小時後出現, 部分患者在停藥後數天才會發生。 因此, 如有必要停用β受體阻滯劑, 整個停藥過程至少應持續兩周, 每兩天至三天劑量減半, 停藥前的最後劑量至少持續4天。

■鎮靜催眠藥

鎮靜催眠藥俗稱安眠藥, 此類藥品無論使用, 還是停藥都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以避免造成藥物的濫用或依賴等不良後果。 當醫生評估認為患者能夠自我控制睡眠, 或所患其他能導致失眠的疾病被治療後, 可以考慮逐漸停藥。

停藥需要數周至數月時間。 常用的減量方法是, 逐步減少夜間用藥量和變更連續治療為間歇治療。 不要突然終止藥物治療,

因為有可能引發潛在的失眠反彈和嚴重的精神症狀。

■肌肉鬆弛藥

肌肉鬆弛藥就是解除肌肉痙攣的藥品, 常見的有巴氯芬、乙呱立松等。 這類藥在治療開始時要從小劑量開始服用, 然後根據服用效果, 可逐漸小劑量增加, 直到療效滿意為止。

在開始服用階段, 需要對自身進行密切監測, 以便迅速發現某些潛在的不良反應, 如全身肌無力、肌張力突然喪失(有突然跌倒的危險)、疲勞或精神恍惚等, 然後對劑量進行調整。 停止治療須在一周至兩周內逐漸減量, 以避免停藥反應。

■抗抑鬱藥

很多人認為抗抑鬱藥是作用於神經中樞的藥品, 長期吃會對大腦或神經不好, 或是上癮, 所以在病情有所改善後就擅自停藥。 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抑鬱症的治療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急性期治療, 一般能夠在3個月之內完成。 第二階段是維持期, 用以鞏固治療。 抑鬱症的自然病程大約為1年至1.5年。 維持期內有可能降低藥物劑量, 逐步在一年到兩年之內結束治療。 一旦擅自停藥, 效果就會下滑。 況且, 現在的抗抑鬱藥安全度提高很多, 藥物只作用於與人的抑鬱情緒相關的神經系統, 而不是全部作用到大腦。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 抑鬱症僅發作一次, 症狀輕, 間歇期長(≥5年)者, 完成急性期治療後, 一般可不維持治療;多次復發(≥3次)者及有明顯殘留症狀者, 則主張長期治療。

對於再次發作風險低的患者, 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劑量, 在數周內逐漸減量,

使大腦慢慢適應這一變化, 停止治療後隨訪。

總之, 何時服藥、何時停藥都有講究, 遵醫囑才能合理用藥, 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患者千萬不要自行減藥或停藥。

(作者:北京積水潭醫院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