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出血性梗死常發生於

出血性梗死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器官疾病, 經常見於人體的大腦以及心臟等部位。 器官出血性梗死指的是器官的血管堵塞嚴重, 從而導致血管破裂出血的現象, 對器官的損傷非常嚴重, 甚至會使人體的器官功能完全喪失, 從而影響人體的正常活動。 那麼, 出血性梗死到底常發生於什麼條件下呢?

出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發生於下述條件下:

(1)嚴重淤血:當器官原有嚴重淤血時, 血管阻塞引起的梗死為出血性而非貧血性。 如卵巢腫瘤在卵巢蒂扭轉時, 由於靜脈回流受阻, 動脈供血隨之停止, 卵巢瘤組織隨即壞死, 同時血液由淤血的毛細血管內漏出, 形成出血性梗死。 肺梗死多發生于患者已有左心功能代償不全的先決條件下, 此時的肺淤血是梗死灶內發生出血的原因。

(2)組織疏鬆:腸和肺的組織較疏鬆, 梗死初起時在組織間隙內可容多量出血, 當組織壞死而膨脹時, 也不能把漏出的血液擠出梗死灶外, 因而梗死灶為出血性。 但如肺先因肺炎而實變, 則所發生的肺梗死一般為貧血性而非出血性。

需指出的是, 肺梗死發生的先決條件為事先需有肺淤血的存在。 這是因為肺有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雙重血液供應,

兩者之間有豐富的吻合支, 有肺循環正常的條件下, 肺動脈分支栓塞不會引起梗死, 因為支氣管動脈可借助吻合支供血于該區肺組織;但如肺原先已有淤血, 致肺靜脈壓增高, 當肺動脈分支栓塞時, 單純以支氣管動脈的壓力不足以克服局部範圍內的肺靜脈阻力, 局部肺組織乃發生梗死。 這便是肺梗死常見於二尖瓣疾患而且是出血性的原因。

肺的出血性梗死為底靠肺膜、尖指向肺門的錐形病灶, 暗紅色, 出血性梗死組織之鏡下結構為組織壞死伴有彌漫性出血。

出血性梗死亦常發生於腸。 腸套疊、腸扭轉、嵌頓性疝均可引起局部腸段出血性梗死, 肉眼觀該腸段呈暗紅色。

梗死又可按有無細菌感染而分為敗血性梗死(septic infarct)和單純性、無感染性梗死。 前者的栓子含有細菌, 因而梗死灶內有細菌感染。 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時, 由心瓣膜脫落的含細菌栓子造成栓塞時可引起栓塞性膿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