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泔汁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Sù Mǐ Gān Zhī
【英文名】Millet Juice, Water in which millet has been washed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粱或粟的種仁經淘洗所得的泔水。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etaria italica (L.) Beauv. [Panicum italicum L.]2.Setaria italica (L.) Beauv.var.germanica(Mill.)Schred
【性味】甘;涼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止瀉;止渴;殺蟲斂瘡。 主霍亂;瀉痢;消渴;瘡疥
【用法用量】內服:飲適量。 外用:適量, 洗或濕敷。
【注意】《本草拾遺》:浸米至敗者損人。 胃冷者不宜多食。
【附方】治疳瘡月蝕: 泔澱敷之。 (《綱目》)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霍亂卒熱, 心煩渴, 飲數升。 臭泔止消渴尤良。
2.《本草拾遺》:泔主霍亂, 新研米清水和濾取汁服, 亦主轉筋入腹。 酸泔, 洗皮膚瘡疥, 服主五野雞病及消渴。 下澱酸者, 殺蟲及惡瘡。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