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盤點國人對白酒的別稱

人們在飲酒的時候, 往往會和很多趣事聯繫在一起, 因此也有了關於酒的雅號或者別稱。 那麼中國對白酒的別稱有哪些呢?

杜康:杜康是古代高粱酒的創始人, 後世將杜康作為酒的代稱。 “唯有杜康”出自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 唯有杜康。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 能給人們帶來歡樂, 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 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 他說, “酒為歡伯, 除憂來樂”。

杯中物:因飲酒時, 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 “座上客常滿, 樽(杯)中酒不空”。 陶潛在《責子》詩中寫道, “天運苟如此, 且進杯中物”。

金波:因酒色如金, 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 張養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 “杯斟的金濃灩灩”。

酒秬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 用於祭祀降神。 據《詩經。 大雅·江漢》記載, “秬鬯一卣”。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者的名字。 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

“殷勤賦黃竹, 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 是寒冬釀造, 以備春天飲用的酒。 據《詩·豳風·七月》記載, “十月獲稻, 為此春酒, 以介眉壽”。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 後來亦用作酒的代稱, 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 “引壺觴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顏”。

酒壺中物:因酒大都盛於壺中而得名。 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 “唯是壺中物, 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 後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 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酤:據《詩·商頌·烈祖》記載, “既載清酤, 齎我思成”。 [傳」:酤。

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 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

白酒的別稱很多在民間流傳甚廣, 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 這也是中國酒俗文化的一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