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南天竹根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Nán Tiān Zhú Gēn

【別名】土黃連(《廣西中藥志》), 鑽石黃、山黃連(《重慶草藥》), 雞爪黃連、山黃芩(《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根, 9~10月採收。

【化學成份】含生物鹼, 主為南天竹堿和南天竹堿甲醚, 尚含南天青堿、小檗堿、藥根堿, 未發現有南丁寧堿。

【藥理作用】南天竹堿見南天竹子條。

【性味】

苦, 寒。

①《重慶草藥》:味苦, 性寒, 無毒。

②《福建中草藥》:苦, 平。

【功能主治】

祛風, 清熱, 除濕, 化痰。 治風熱頭痛, 肺熱咳嗽, 濕熱黃疸, 風濕痹痛, 火眼, 瘡瘍, 瘰鬁。

①《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回食病。

②《中國土農藥志》:治頸鬁, 痰咳。

③《野生藥植圖說》:治瘡癬疥癩。

④《重慶草藥》:清熱除濕。 治熱症火眼, 吐血, 風熱頭痛, 風濕腿痛或勞動後腰腿脹痛。

⑤《福建中草藥》:清熱, 燥濕, 解毒。 治肺熱咳嗽, 濕熱黃疸, 濕熱痹, 坐骨神經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鮮者, 1~2兩;或浸酒。 外用:煎水洗或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