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佛教養生之禪定治病的方法


在佛教上認為, 人生病主要是因為勞累過度、飲食不節、坐禪不得法、鬼魔所侵而導致的, 因此, 佛教養生上面就指出禪定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但在運用禪定方法治療疾病時, 一定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下面, 我們就具體來瞭解下吧。


專家表示, 以禪定治病需要根據人們的病情, 以及具體的情況來進行治療, 其中以下十個條件是必須要具備的, 10個條件為:


1、信:確信按正確方法修禪, 必能治我此病, 這是能見效的先決條件。


2、用:實修禪定。


3、勤:須于每日早晚專精修禪, 每次以身上出微汗為度。


4、恒:持之以恆, 不要間斷。


5、別病:先須正確判斷病因, 識別病症。


6、方便:根據病情靈活運用治療方法, 可請現代醫生用藥物或請佛醫給予治療, 不應死執一法。


7、久行不懈:堅持治療, 直到病除。


8、取捨:善於辨別損益, 有效則行之, 無效是止而不修。


9、善養護:除修禪外,

還應善於保養, 慎飲食, 避寒熱, 不犯禁忌。


10、知遮障:不隨便把坐禪中的境界和療效向人宣說。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有關佛教養生之禪定治病的方法的簡單介紹, 相信朋友們也都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日常生活中, 加強對養生知識的瞭解, 對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