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貧血的預防

預防貧血的原則是要為骨髓提供充足的造血物質, 同時要保護好“造血工廠”。

鐵是製造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 在一般情況下, 成年男性每天約需鐵1毫克, 生育期婦女每天需鐵1.5-2毫克, 妊娠和哺乳期需鐵量更多。 因此, 平時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 如瘦肉、豬肝、蛋黃及海帶、髮菜、紫菜、木耳、香茹豆類等。 要注意飲食的合理配合, 如餐後適當吃些水果,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果酸, 能促進鐵的吸收。 而餐後飲用濃茶, 則因鐵與茶中的鞣酸結合生成沉澱, 影響鐵的吸收。 另外, 用鐵鍋烹調食物, 對預防貧血大有益處。

葉酸和維生素B12也是造血必不可少的物質。 新鮮的綠色蔬菜、水果、瓜類、豆類及肉食中, 含有豐富的葉酸;肉類及肝、腎、心等內臟中,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2, 但經高溫烹調後, 可使50%以上的葉酸和10—30%的維生素B12遭到破壞。 因此, 生活中既要注意飲食多樣化, 又要講究烹飪技術, 儘量避免過度蒸煮食物。

保護“造血工廠”。 許多化學性和物理性因素都可損傷骨髓。 化學因素如苯有機砷、抗腫瘤藥物、某些抗生素(如氯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藥物、抗癲癇疾病 藥物、抗風濕藥(如保太松、消炎痛)等;物理性因素如X線、B12、γ射線、中子等, 均可損害骨髓, 是造血的大敵。 因此, 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 遵守操作規程, 尤其不可濫用對造血功能有害的藥物, 還應避免不必要的X光照射。

失血也是導致貧血的重要原因, 因此, 對各種失血性疾病, 如鉤蟲病、痔瘡、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應積極進行治療。

貧血的發病率極高, 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 尤其多發于兒童。 兒童貧血的預防主要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 提倡母乳餵養

因母乳中鐵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均高於牛奶;4個月後應添加蛋黃、肝泥、肉末、豆粉、煮爛的菜葉等含鐵的輔食;牛奶餵養的小兒應提早于2—3個月添加。 小兒時期每天鐵的需要量為10—15毫克, 青春期的女孩每天為20毫克, 當每天提供的食物中鐵的含量達不到這個要求時, 應從補鐵的藥物中攝取。

第二, 掌握科學餵養技能

供給的食物一定要結合小兒年齡、消化功能等特點。 營養素要齊全,

其量和比例要恰當, 食物不宜過於精細、過多含糖、過於油膩、調味品過於濃烈以及帶有刺激性。 其品種要多樣化, 烹調時不要破壞營養素, 並且做到色、香、味俱佳, 以增加小兒食欲。

第三, 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 有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 由於每一種食物都不能供給人們所必需的全部營養成份, 所以膳食的調配一定要平衡。

第四, 糾正一些不良的進食習慣

如強迫、引誘進食以及挑食、偏食, 徹底治療各種慢性失血性疾病。

只要日常生活和飲食注意調整, 貧血是可以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