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橙黃玉鳳花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拼音名】Chénɡ Huánɡ Yù Fènɡ Huā

【英文名】all-grass of Redclawed Habenaria

【別名】飛花羊、雞母蟲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橙黃玉鳳花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abenaria rhodocheila Hance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淨,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橙黃玉鳳花, 多年生草本, 高8-35cm。 塊莖長圓形, 肉質。 葉條狀長圓形, 長10-15cm, 先端漸尖, 基部抱莖。 總狀花序有花2-10餘朵;萼片綠色, 長約1cm, 中萼片半球形, 側萼片長圓形, 反折旋卷;花瓣綠色, 條狀匙形, 唇瓣橙黃色, 比萼片長2-3倍, 具爪, 4裂;距汙黃色, 彎曲, 較子房長, 較唇瓣幾長1倍;柱頭2裂, 子房纖細, 長2-3cm。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陰濕處或山谷石上。

資源分佈:分佈于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性味】甘;平

【歸經】入肺、肝、腎三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主肺熱咳嗽;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9g。 外用:適量, 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功效同單腎草。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