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秋冬養生 中醫補血禦寒食療方

1.阿膠蜜棗燉雞

用料:阿膠15克、蜜棗1個、雞肉50克。 隔水燉一小時。

此湯有補血養血安神的功效, 適於氣血虛弱、頭暈、失眠、胃痛者食用,

男女均宜。

2.黨參杞子紅棗燉雞

用料:黨參30克、杞子15克、紅棗15克、雞肉150克。 隔水燉。

此湯既能補氣血又比較平和, 一周吃兩次即可。 適宜虛不受補的人。

3.當歸生薑羊肉湯

用料:羊肉500克、當歸30克、生薑50克。 羊肉用清水洗淨後再用生薑爆炒, 當歸用紗布包裹, 再與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湯。

此湯特別適宜氣血虧虛、大病久病及產後的女性食用, 對改善痛經、月經不調也有顯著效果。

4.麥冬泡水滋陰潤燥

秋分過後, 陰氣逐漸旺盛, 晝夜溫差進一步加大。 專家表示, 氣溫波動大時更要順應時令養生, 麥冬泡水可滋陰潤燥。

眼下晝夜溫差可達10℃以上, 如果不適當增加衣被, 很容易受涼導致外感疾病。 中醫認為, 秋屬燥, 主肺氣, 市民在飲食上應以養陰潤燥、補養肺氣為主。

可以多吃些百合、銀耳、葡萄、梨、大棗等。

推薦藥茶方:麥冬8克、枸杞8克、菊花5克、黃芪15克, 開水浸泡後代茶飲, 可起到滋陰潤燥、益氣養肺的功效

5.花生黃豆煲豬腳

用料:花生100克、黃豆50克、陳皮1個、豬腳1對。 花生、黃豆、陳皮洗淨後, 用清水浸泡片刻, 豬腳洗淨、切塊。 然後一起放置瓦煲內, 加入清水, 先以大火煲沸後, 改用文火煲兩個半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即可。

此湯具有益氣、養血、潤滑皮膚的作用, 對於產婦來說, 還有通乳的作用, 亦可以輔助治療腳氣病。

6.熱湯麵趕走秋燥暖胃暖身

皮膚缺水、聲音嘶啞、鼻燥唇幹……這都是“秋燥”帶來的危害。 專家提醒, 此時吃些滋養津液的早餐, 就可趕走“秋燥”。

秋季早餐來碗熱湯麵是不錯的選擇, 熱騰騰的麵條暖胃又暖身。

麵粉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 且含熱量低。 在煮的過程中, 麵條會吸收大量水, 100克麵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

吃面時最好搭配雞蛋、牛肉等肉蛋類食品, 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使人精力充沛。 也要適量補充類似萵筍葉、胡蘿蔔、豆芽等蔬菜, 保證各種營養物的攝入。 麵條在腸胃中的消化較慢, 使人長時間有飽腹感, 不容易饑餓。 同時, 口感滑軟的麵條也非常適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 更易於消化吸收。

7.秋藕宜人潤燥止渴

秋季是蓮藕上市的時節。 中日友好醫院李佩文教授表示, 藕能潤燥止渴, 是滋補佳品之一。

蓮藕生、熟食皆可, 藥用價值很高。 人們食用藕時, 往往把藕節棄之不用, 其實藕節本身就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藥。

藕節因含有2%左右的鞣質和天門冬醯胺, 其止血收斂作用強於鮮藕, 用藕節搗碎後加適量紅糖煎服, 對各種出血(如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等症)有一定療效。

藕既可單獨做菜, 也可做其他菜的配料, 如藕肉丸子、藕餃、炸脆藕絲、煨燉藕湯、鮮藕燉排骨、涼拌藕片等, 都是適合秋季的家常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