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萬里挑一的人才,生活也會先埋沒他一陣子
曾有大V拋出這樣一枚“炸彈”:“為什麼畢業後, 你對工作的期待都喂了狗?”
這個問題很貼切的道出了很多人剛邁入職場時的心理落差:靈魂裡是叱吒風雲的職業人士, 身體卻在瑣碎裡摸爬滾打。 抓不住的“詩和遠方”, 永遠和好項目擦肩而過、月入數萬的都是老同學……
是團隊氛圍懶散?怪不健全的培訓制度?還是真的伯樂難遇、生不逢時?大部分都不是。
“難受”是人生必經的階段, 你想要的自由、選擇、遠方都出自它之手。 即使是萬里挑一的人才, 生活也會先埋沒他一陣子。
每次忍不住想抱怨的時候, 不妨先自省一番:我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了嗎?你是總在尋找一個完美的工作;還是選擇面對,
職場與校園生活最大的不同, 並不是稱呼從“同學”換成了“同事”, 也不是從純白象牙塔步入了黑森林, 而是目的從資訊交換變成了價值交換。
在多數企業裡, 你是誰, 是什麼性格, 相對來說, 其實沒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成績能否轉化為能力, 你的關係能否轉化為業績。
如果我們很強大, 價值自然不言而明。 畢竟, 你能用心做好的事情, 才是你征服世界的武器。
“職商”高, 工作更帶勁
建立自我體系就像蓋樓, 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的基礎。 究竟我們肚子裡有幾分墨水?這得問問“職商”(career capability quotient , 簡稱CQ)。
“職商”是布雷爾·襖森(Blair·Aolsin)在總結了自己多年在500強工作的經驗後提出的。
它由知識技能、心態及處事方法三個維度構成, 其含義可以縮寫為“EELTAP”六個字母。
❶ 教育(Education):過硬的知識、基本的技能, 是職商的基本評定因素和“硬體”標準。
❷ 經驗(Experience):所謂“苦難是最好的大學”, 從小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 體驗和瞭解生活, 對人的成長大有益處。
❸ 領袖氣質(Leadership):要求我們有把握全域的眼光, 能夠臨危不亂, 以大局為重。
❹ 集體主義精神(Teamspirit):一個人永遠勢單力薄, 能夠與人合作、換位思考, 工作才能更圓融自如。
❺ 態度(Attitude):只有熱情、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才能發自內心地熱愛工作和生活。
❻ 激情和效益(Passion和Performance):工作的熱情是靈感的源泉, 會讓你主動為單位和自己創造效益, 實現自我價值。
所以, 我們在職場大多會經歷4個階段:像個做事的樣子→看起來像那一行的人→用心把事情做好→對一個品牌信譽的堅持。 現在你走到哪一步了?
五個錦囊, 迎接蛻變
沒有團隊是完美的, 機遇是自己爭取的, 環境是可以改變的。 放下哀怨憤懣, 解決問題、新人蛻變的關鍵也許就在於這5個錦囊。
1
職業忠誠
研究發現, 公司培養一個新人的成本相當於他6個月的工資, 在培養、提拔人的時候, 領導首先考慮的是“他願不願意跟我一起奮鬥”。
所以, 成長的第一個錦囊就是培養自己的職業忠誠度。 例如主動維護部門和公司的權益、形象,
2
契約精神
很多新人在度過職業“蜜月期”後會進入一段“懷疑期”, 特別是當遇到不如意的事, 或聽到這樣那樣的不公平事情時, 反應愈發激烈。
這時要提醒自己職業是一種合約:公司提供工作環境、薪酬等條件, 你需要完成職責內的工作。 同時, 當你覺察到自己在抱怨時, 要立刻制止並矯正。 例如, 加班時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做點什麼讓加班不那麼煩”。
3
核實任務
多數人在剛入職場時都遇到過“怎麼做領導都不滿意”的困惑。 經觀察發現, 不少人接到任務後, 二話不說就去執行, 導致自己對任務的理解跟領導的要求完全不一致。
在不白費力氣的基礎上讓領導滿意, 務必多問幾句、核實任務。
what——領導對結果的要求是什麼;
why——為什麼有這樣的要求, 動機是什麼;
who——哪些人將涉及這項任務;
where——任務涉及到哪些區域或部門;
when——什麼時間完成;
how——用什麼方式做比較好;
how much——做到什麼程度, 預算是多少。
4
定期彙報
工作中, 領導希望知道下屬的近況、事情的進度, 但因時間、精力有限, 不能及時關心到每個人。
如果你主動定期向領導彙報, 不僅可以獲取幫助和指導, 也能讓工作目標更加符合部門的整體需求。
5
言而有據
會議中, “我覺得”“我想”的開場難免會讓你後面的陳述欠缺說服力。 表達觀點前應認真調研、搜索相關資料、示例, 用資料和現象說話, 增加發言的可信度, 領導同事也更認可你的辦事方式和工作態度。
編輯: Hero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