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快評】公開透明該是一種自然姿態
今年全國兩會, 沒有記者因“圍追堵截”部長成為網紅, 反倒是部長們排隊等記者提問。 從左躲右閃、無可奉告, 到歡迎關注、主動回應, 在兩會中, 官員姿態的轉變讓公眾有了更多期待。
公開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徵。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對增強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 隨著服務型政府、開放型政府理念的不斷加深, 政府資訊公開的腳步越來越快, 官民互動越來越頻繁。
“交答卷”不光是要講成績, 還要坦誠面對不足。 我們看到, 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斷尾式”公開, 公眾無處跟蹤事件後續進展、最終結果。 在安全生產事故、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後, 一些部門以“原因正在調查之中”為由遲滯資訊發佈, 即使發佈通報也對關鍵資訊模糊處理, 甚至文過飾非。 即便是常規資訊發佈、政策解讀, 有時也因發佈者缺乏公眾視角, 而讓普通人聽不懂、看不懂。
與公眾溝通是一種執政能力, 更需一種擔當。 在互聯網時代, 人人都有麥克風, 利益相關個體容易聚合起來表達意見和訴求, 如果不在第一時間發出全面、客觀、權威的聲音,
與民互動其實還有很大的延展空間。 要實現“讓群眾對政務公開瞭解像掃二維碼一樣簡單”, 在資訊發佈時, 該多在微博、微信、App等群眾用得好、用得慣的資訊接收通道下功夫;在解讀專業性強的政策法規時, 不妨舉舉例子、列列資料, 多“說話”少“背書”。 資訊公開只是為民服務的初級階段, 擴大公眾參與、加強社會監督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比如, 在制定規劃、出臺法規規章、實施重大建設專案時, 應保障政府熱線、電視問政、政府開放日等民意徵集管道真正用得上、行得通,
回應民意、接受監督、為民服務, 存在遞進的邏輯關係, 是現代化、法治化政府的行為尺規。 在全面奔小康的大道上, 盼望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通過一言一行讓公眾感受到更多誠意, 引領彙聚起更強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