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植樹節是幾月幾日?植樹節的由來和意義

文章導讀

植樹節是幾月幾日?植樹節在每年西曆的3月12日, 是在1979年2月23日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通過決議的, 其目的是為了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 綠化祖國, 改善環境, 造福子孫後代。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 並動員群眾參加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 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 總稱植樹節。 通過這種活動, 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 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 促進國土綠化, 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是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 1979年2月23日, 我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 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 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 綠化祖國, 改善環境, 造福子孫後代。

植樹節的由來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日,

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 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 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 就設立了農林部, 下設山林司, 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 1914年11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 政府又規定將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

文章導讀

1979年2月, 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 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 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 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 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 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 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植樹節的意義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 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 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 為了保護林業資源, 美化環境, 保持生態平衡,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 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 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文章導讀

植樹節起源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 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

19世紀以前, 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 樹木稀少, 土地乾燥, 大風一起, 黃沙漫天, 人民深受其苦。 1872年, 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 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 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 這一決定做出後, 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 此後的16年間, 又先後植樹6億棵, 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 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 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 並放假一天。

在美國, 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 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 但是每年4、5月間,

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 例如, 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 並放假一天。 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 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 每當植樹節到來, 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 投入植樹活動。 據統計。 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 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植樹節現狀

據聯合國統計, 全世界至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 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 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