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南方人不宜“貼秋膘” 少吃西瓜多吃藕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到, 貼秋膘, 冬去春來身體好。 說的是立秋之後, 身上一定要開始充實肌肉, 儲備脂肪, 補充因“苦夏”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 以便冬天時能保暖禦寒。 今年立秋是8月7日, 但是從氣象學意義上說, 連續5天的平均氣溫低於22攝氏度, 才算是真正進入秋天。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專家胡愛萍教授表示, 地域不同, 人們的養生方式也不同。 “貼秋膘”適宜於北方, 而南方在8月7立秋過後, 天氣仍然以暑熱為主, 人體脾胃功能相對較差, 如果忙著“貼秋膘”, 反而會加重脾胃負擔, 不利於健康。

此時防暑除濕, 健脾護胃, 養陰潤燥才是關鍵。

男子“貼秋膘”過度傷脾胃

家住武漢市青山區的老徐是武鋼退休職工。 雖然從東北到武漢已有五十多年了, 老徐家仍然保持著立秋之後多吃肉, 甚至特地買些五花肉貼秋膘的生活習慣。

上週一立秋後, 老徐和老伴每天中餐和晚餐都頓頓大魚大肉來進補。 上週五, 老徐全家先後出現上吐下瀉。 到醫院就醫, 醫生說是魚大肉吃多了, 導致消化不良引起的。

“立秋後, 盛夏餘熱未消, 此時進補為時尚早。 人體濕氣仍較重, 脾胃消化功能還比較弱, 要先養護脾胃, 排出體內濕氣再進補, 方能起到效果。 ”胡愛萍教授提醒, 一入秋就大量進補肉食, 會傷脾胃, 加重腸胃負擔, 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出現厭食、腹瀉等症狀。 因此, 不妨先補充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 如魚、蛋等, 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

錯“貼秋膘”只長肉不養生

夏日酷熱, 胃口欠佳, 不少人體重減輕, 到了秋天, 胃口恢復, 很多人開始忙著給自己和家人“貼秋膘”——用美味佳餚把夏季失去的“膘”補回來。 傳統貼秋膘的方法, 就是吃動物性食品和各種麵食。 燉肉、炒雞蛋、炸丸子、紅燒魚、炒鱔絲、蒸螃蟹、烙餅、餃子、小籠包……反正各種好吃的東西, 無不是貼秋膘的上好選擇。

胡愛萍教授說, 在過去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 “貼秋膘”很有必要。 如今隨著國家的繁榮富強, 人們生活品質大幅度提高, “肥胖症”的劇增, 因飲食結構改變所導致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類代謝性疾病也逐年增加。

因此, 時代在變化, 早已今時不同往日, 切不可完全照搬古人留傳下來的習俗, 盲目地貼“秋膘”, 以免導致肥胖。

養脾胃要多吃秋藕少吃西瓜

立秋之後如何養護脾胃呢?胡愛萍教授介紹, 這一時節有不少時令果蔬都能夠健脾養胃, 如藕, 有句諺語說:荷蓮一身寶, 秋藕最補人。 南瓜也可補中益氣, 秋季養生多吃南瓜, 對腸胃和血管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對於消化能力較弱, 胃中常有積滯宿食, 表現為食欲不振和食後腹脹的人, 胡愛萍教授建議, 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蔔等消食健脾和胃之品。

她特別提醒, 立秋後, 脾胃虛寒者不能濫吃瓜果, 要少吃西瓜、香瓜、黃瓜等寒涼性水果。

立秋過後吃百合蓮子防肺燥

立秋以後,

天氣逐漸從夏熱向秋燥轉變, 而肺又主秋季, 所以防肺燥十分重要。 胡愛萍教授表示, 燥為秋季之主氣, 而肺為“嬌髒”, 不耐寒熱, 肺通過鼻與外界相通, 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 出現口幹、咽燥、乾咳等。

為了防止秋燥症狀加重, 她告訴記者, 立秋過後飲食上要盡可能少食用大蒜、辣椒、大蔥、芥末、韭菜、茴香等辛味食物, 不宜多吃燒烤。

立秋之後可多食用芝麻、蜂蜜、荸薺、葡萄、梨、柿、蓮子、百合、鳳梨、香蕉、銀耳、乳品等柔潤食物。 比如百合蓮子湯、百合煮稀飯等, 既方便又美味, 立秋過後食用, 都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

秋季養生宜養陰舒肺氣

在春夏兩季時, 毛孔張開, 人體的陽氣主要以外發為主, 但是到了秋冬時節, 要注意對陽氣的收與藏。

所以中醫有“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說法。

“到了秋季, 運動要注意以靜為主, 不宜做過多劇烈的、發汗的運動, 可以適當進行一些比較靜的鍛煉。 ”胡愛萍教授說, 立秋後, 老年人可打打太極、跳跳舞、散散步等都是十分可取的運動方式。

秋冬雖以養陰為主, 但是也不可忽視對肺氣的舒展, 所以早睡早起很有必要。 早睡是為了更好地收藏陰氣, 而早起則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 有利於防止肺燥。 (記者唐智峰 通訊員應述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