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蛇婆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 《本草綱目拾遺》:蛇婆, 生東海, 一如蛇, 常在水中浮游。

【拼音名】Shé Pó

【英文名】Erabu-unagi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海蛇科動物青環海蛇、半環扁尾海蛇、平頦海蛇等多種海蛇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Hydrophis cyanocinctus(Daudin)2.Laticauda semifasciata(Reinwardt)3.Lapemis hardwickii(Gray)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捕捉, 捕得後用沸水燙死, 除去內臟, 烘乾或鮮用。

【原形態】

1.青環海蛇, 全長1.2-2m, 頭大小中等, 頸部及體前部不細長, 體後部及尾側扁。 頭背黃橄欖色至深橄欖色, 眼後及顳部有黃斑。 體背深灰色或鐵灰色, 具青黑色帶狀斑紋, 幾乎環繞全身, 環紋在背部寬而色深, 腹部窄, 體側最窄, 有時不形成環紋, 色淺。 眼前鱗1,

眼後鱗2(3);顳鱗23, 或3 3, 上唇鱗7-8, 偶或6-9, 為2-3(2)-3(4、2)式, 下唇鱗8-11, 第2或第3鱗片後有1列小鱗嵌於唇緣。 背鱗頸部雄性為27-31行, 體了粗部34-47行, 雌性為27-35行, 體最粗部37-47行;覆瓦狀排列, 體最粗部背鱗近圓形, 具棱, 有時斷裂成2-3個小結節。 腹鱗290-390;尾下鱗47-49。

2.半環扁尾海蛇, 全長63-150cm, 頭部短, 與頸部界線不明顯。 軀幹略呈長圓柱形, 尾側扁。 體背藍綠色、青灰色或褐灰色, 吻端及頭部暗褐色, 具一藍色馬蹄欠缺斑;全體有青褐色環紋, 背部的我較暗, 兩側及腹面的較淡。 眼前鱗1, 眼後鱗2;顳鱗2 3, 上唇鱗7, 2-2-3式, 其中鱗入眶, 下唇鱗7, 第3-6鱗緣嵌有小鱗片3。 背鱗覆專狀排列, 鱗面光滑, 中段鱗列21-23行, 腹鱗178-205, 寬大, 體後端的腹鱗有中央棱起;尾下鱗35-37對, 肛鱗2裂。

3.平頦海蛇, 全長69-90cm, 頭較大, 體粗短。 頭背橄欖灰黃色至黑色,

頭側有時有黃紋。 體背綠或橄欖黃色, 有與深灰藍色入棕色構成的橫紋, 腹面黃白色。 吻突出於下頜, 左右鼻孔位於相切的鼻鱗上, 眼前鱗1, 眼後鱗1(2);前顳鱗2(1、3), 上唇鱗7, 第3、4鱗入眶。 頸部體鱗雄性為23-41, 雌性為29-37行。 體鱗最粗部雄性27-43行, 雌性為30-39行。 體鱗近六角或似方形, 鑲嵌排列, 各具短棱;體兩側下部各有4行較大的體鱗, 棱強。 腹鱗小, 體後段腹鱗極退化, 甚至消失。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活於海中是我國最普通的海蛇。 以捕食蛇鰻、海鰻、小帶魚及其他小魚為主。 卵胎生。 有毒。

2.生活於海中以小型魚蝦等為食。

3.生活於海中以魚類為食。

資源分佈:1.分佈于遼要、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沿海。

2.主要分佈於東海及南海。

3.分佈于山東、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及廣西等地沿海。

【性狀】

性狀鑒別(1)青環海蛇, 本品呈圓盤狀或彎折條狀, 盤徑12cm, 全體長一般在120-200cm。 頭大小適中後部側扁, 體最大直徑為頸部的2倍左右。 鼻孔向上, 位於吻背, 鼻鱗彼此相接。 體側扁, 全體帶有黑白相間的環紋。 體背鱗片菱形, 呈鑲嵌狀排列, 除去內臟的腹面, 肌肉淡黃色, 可見反映列均勻而微隆起的肋骨。 質堅韌, 不易折斷。 氣腥, 味鹹。

(2)平頦海蛇, 本品呈圓盤狀, 盤徑約15cm。 全體長69.2-91.5cm。 頭較長, 鼻孔向上, 鼻鱗彼此相接。 體側扁, 全體帶有深欖色寬橫斑, 橫斑間距1-2鱗寬, 在體側下方尖出成三角形, 有的形成完整環紋。 體背鱗片菱形, 呈鑲嵌狀排列, 除去內臟的腹面, 肌肉土黃色, 可見排列均勻而微隆起的肋骨。 質堅韌, 不易折斷。

氣腥, 味鹹。

(3)半環扁尾海蛇, 頭部短, 體背呈藍綠色或褐灰色。 吻端及頭部褐色, 有一藍色馬蹄形斑, 全體有青褐色環。

【性味】味鹹;性平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 通絡止痛;解毒。 主風濕痹痛;肌膚麻木;疥癬;皮膚濕癢;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30g。 亦可煮食或浸酒。 外用:適量, 浸酒搽擦。

【注意】《廣西藥用動物》:高血奪患者忌服。

【各家論述】《本草拾遺》:主赤白毒痢, 五野雞病, 惡瘡。 炙食, 亦燒末服一、二錢 匕。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