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中醫支招 調理脾胃的幾個招數

學習、工作、娛樂等都需要大量的能量, 而這些能量都是要通過飲食而來, 但是飲食必須要由脾胃共同工作才能正常的轉化為氣血能量。 脾胃如果不好, 應該如何調節呢?

第一招:

脾胃關係, 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與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 表裡關係。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 二者相互協調, 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消化功能, 因此中醫稱脾和胃為“後天之本”。

理:脾胃關係, 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脾主運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

胃主“受納”腐熟水穀。 “受納”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納食物, “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 經胃初步消化後的食物分為“清”、“濁”兩部分。 其清者即津液, 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 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 其濁者, 由胃下行至小腸, 再行進一步消化。

脾主運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 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運輸與消化。 水穀入胃。 經胃的初步消化之後, 下送於脾, 由脾再進一步消化與吸收。

第二招:

脾胃同治, 抓住方法解決問題

脾主運化, 當脾出現問題時, 造成胃部消化後的營養物質不能運輸到身體各部, 同時也不能反補營養給胃, 脾病造成機體主症有:胃脹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

胃主受納, 當胃出現問題時, 容易出現脘痛, 嘔吐, 噯氣, 呃逆等症狀。

同:脾胃同治, 抓住方法解決問題

喝點粥養胃健脾

由此可見, 脾胃病的症狀基本都是同時出現的, 這也是我們平常“胃痛醫胃”難以解決問題的所在。 中醫理論認為胃病屬於脾胃病的範疇, 在治療胃病的同時也要解決脾病, 真正的“脾胃同治”。

第三招:

慢性胃炎:多數脾虛, 重在調理

出現上腹部不適、飽脹、隱隱痛、燒灼感, 多數進食後症狀較為嚴重, 其次就是食欲下降, 噯氣、反酸、噁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狀。

一般以上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 通過胃鏡檢查和病理檢查, 排除其他疾病後, 則可診斷為“慢性胃炎”。

防:慢性胃炎:多數脾虛, 重在調理

慢性胃炎主要特徵是“反復發作”, 在治療過程中重在調理

減少慢性胃炎的發生主要在於“防”, 因為該病主要由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 吃太多生冷的食物, 精神壓力大等眾多因素造成, 而這些因素都會造成“脾虛”, 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胃部出現症狀。

慢性胃炎主要特徵是“反復發作”, 在治療過程中重在調理, 在治療過程中藥物選擇方面常採用具有“治養結合”功能的藥物來防止復發, 同時也要養成按照療程服用習慣,減低慢性胃炎的反復發作。

同時也要養成按照療程服用習慣,減低慢性胃炎的反復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