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推薦】《生門》:看史上最“疼”電影,知道了什麼叫珍惜
前幾天, 電影《生門》進入院線公映。 與當今廣泛流行的玄幻、言情、戰爭等題材不同, 這是一部以生命與愛為主題的紀錄片, 也是整個2016年讓我感觸最深、最溫暖的一部片子。
這部片子講述的是母愛與生育的故事, 主創團隊歷時700多個日夜, 運用多個機位元跟蹤拍攝, 記錄40個家庭迎接新生命時最真實的狀態, 用最淋漓盡致的鏡頭展現生死, 而其中四個有代表性的故事, 則共同構成了作品的脈絡。
生育是最自然的過程, 又被賦予了文化內涵與儀式感。 迎接小生命的到來本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時刻。 然而, 難產或早產卻讓生育的過程跌宕起伏, 在驚險緊張中彰顯生命的張力與韌性。
無力支付手術費用的貧困產婦陳小鳳懷有雙胞胎, 卻是中央型前置胎盤, 且糖尿病病情嚴重, 手術費預算5萬元。 家裡無力支撐, 沒有醫保覆蓋, 而她卻隨時有大出血的可能。 生存的可能, 在孩子或大人中似乎成了單選題。 為了每一個生命得以延續, 大家眾志成城。 醫護人員、親人朋友一起籌集醫藥費, 彙聚每份愛。 而紀錄片的另外一位主人公, 危重產婦夏錦菊在剖宮產手術中兩次心跳停止, 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搶救。
第三位產婦是年輕的曾憲春。 她因竭力為夫家生男孩而懷了第三胎, 卻讓自己面臨困境。 妊娠晚期, 子宮穿透, 危及生命。 因為對丈夫的愛與中國的舊傳統, 她賭上了生命的代價。 丈夫最終真心懺悔, 愛情昇華。 而第四位產婦名叫李雙雙, 產前檢查表明, 她的胎兒有畸形風險。 孕齡28周的雙雙患有妊高征, 孩子已經沒有胎動, 但胎心正常。 家屬擔心孩子無法活下來或日後生病, 希望實施引產。 而醫生根據28周嬰兒不能引產的有關法規, 拒絕為其實施。 留還是不留?各有各的立場,
當然, 這部影片在幫助我們理解生命與疾苦的同時, 更讓普通百姓理解醫學, 理解醫生。 江南地區最負盛名的產科醫生李家福和他的醫護團隊真實的工作狀態通過紀錄片導演的鏡頭呈現在我們面前。 每一天, 他們都在迎接來自不同地區患有疑難病症的產婦, 醫護團隊成為她們的希望與支撐。 無影燈下, 醫者的每一個動作都關乎產婦和孩子的生命。 而他們不僅是治療者, 更是母愛、新生的見證者, 是女性完成最艱難的身份蛻變時的見證者。 有時, 儘管竭盡全力, 卻最終無能為力。 護士那一句“我們是人, 不是神”,
通過鏡頭, 我們在見證了成為母親的艱辛、醫務人員的堅守, 對死亡的恐懼與緊張後, 更能深刻感受到源自生命本源的純粹。 孩子們那一張張純真無邪的笑臉, 剛剛生產後的母親滿滿倦容的臉上卻又帶著母愛的笑容,
(作者系武漢大學健康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