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警惕胰癌演變成大腸癌

家中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50歲以上人群, 應每五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家中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 則應每三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以便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癌前病變。


大腸息肉到底會不會引起大腸癌?昨天,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辦的大腸癌義診活動中, 這個問題成了市民關注的焦點。 權威專家為此解答:大腸癌的癌前病變是腫瘤性息肉, 至於一般的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與大腸癌的關係並不大。

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蔡三軍教授指出:腫瘤性息肉又稱大腸腺瘤, 統計顯示, 八成大腸癌是由大腸腺瘤演變而來;而在各類大腸息肉中, 腫瘤性息肉又占了七成至八成。 從癌變的時間來看, 大腸腺瘤演變成大腸癌是個漫長的過程, 平均需要5年至10年。 如患者在發現癌前病變, 即發現大腸腺瘤時便進行手術摘除, 非但創傷小、且治癒率也極高。

專家建議, 家中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50歲以上人群, 應每五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家中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 則應每三年進行一次腸鏡檢查, 以便及早發現可能出現的癌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