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消炎藥水的用法是什麼

得過皮膚感染的朋友都知道, 除了一些口服藥、針劑之外, 醫生們還會讓我們用一些外用的消炎藥水來配合口服藥物使用, 減輕或治癒疾病, 但是您知道嗎, 不當使用消炎藥水可能不會幫助減輕病情, 甚至會使病情惡化, 所以, 瞭解消炎藥水的使用方法還是很重要的。

1.消毒防腐藥主要有碘伏、紅汞(紅藥水)、甲紫(紫藥水)、利凡諾溶液等。 其中, 紅藥水最好不要長期用於大面積傷口, 否則會發生汞中毒。 紫藥水只能用於局部未破損的皮膚, 不宜塗抹於黏膜傷口。 利凡諾溶液可以清潔創面, 防治皮膚感染, 因屬於乳酸鹽, 不能與肥皂、小蘇打等鹼性物質共用;另外它對肝腎功能有影響, 不宜在黏膜處使用。

2.抗細菌藥品種繁多, 如紅黴素軟膏、新黴素軟膏、達維邦(鹽酸環丙沙星凝膠)、百多邦(莫匹羅星軟膏)、氯黴素霜、呋喃西林軟膏、滅滴靈霜、黃連素軟膏等。

外用抗細菌藥首先要選擇不經常或不作為全身使用的;其次還要對症下藥, 不同細菌造成感染的表現不一樣, 所選用的藥物也就不一樣。 重要的是, 不要長期、大面積外用抗細菌藥物, 一方面是因為藥物會經皮膚吸收, 產生全身性的毒性作用, 如長期外用慶大黴素, 吸收後可能產生耳毒性和腎毒性;另一方面是這樣會誘發耐藥菌株的出現, 造成日後使用抗細菌藥無效。

3.抗真菌藥常見的有苯甲酸軟膏、水楊酸軟膏、複方苯甲酸軟膏、冰醋酸溶液、克黴唑軟膏、酮康唑軟膏、特比萘芬霜、聯苯苄唑和硫代硫酸納等。

外用抗真菌藥物有的是通過抑制真菌和剝脫含菌鱗屑來發揮治療作用的, 有的屬於殺菌劑, 但因為真菌生活在表皮角質細胞中或角質細胞層下, 所以不可能短時間用藥就完全殺滅, 需按正規方法和療程治療, 每日2次, 堅持2周, 治療效果才會顯著。 不過大部分人很難堅持下來, 往往在症狀好轉後就停藥了, 結果一旦條件允許真菌又開始活動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