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柑子的功效與作用
石柑子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拼音名】Shí Gān Zǐ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Pothos
【別名】石氣柑、柑子菌芋、岩香、青蒲蘆茶、石葫蘆、藤桔、石戎蘆茶、爬山蜈蚣、伸筋草、青筆標、鐵斑鳩、小毛銅錢菜、風癱藥、六撲風、石上蟾蜍草、猛藥、鐵板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紫苞石柑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othos chinensis (Raf.) Merr.[Tapanava chinensis Raf.]2.Pothos cathcarti Schott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洗淨, 鮮用或切段曬乾。
【原形態】
1.石柑子, 附一藤本, 長0.4-6m。 莖亞木質, 淡褐色, 近圓柱形, 具縱條紋, 粗約2cm, 節間長1-4cm, 節上常束生長1-3cm的氣生根, 分枝下部常具鱗葉1枚;鱗葉線形, 長4-8cm, 寬3-7mm, 銳尖, 具多數平行縱脈。 葉柄倒卵狀長圓形可楔形,
2.紫苞石柑, 本種與石柑子的區別是:葉柄與葉片近等長, 葉柄長4-8cm, 寬0.5-1cm;佛焰苞紫褐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2400m以下的陰濕密林中常匍匐於岩石上或附生於樹幹上。
2.附生於海拔500-1600m的密林中樹幹上。
資源分佈:1.分佈於臺灣、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2.分佈于雲南。
【化學成份】從石柑子全草中分得武珀酸(succinic acid), 香草酸(vanillic acid)。
【藥理作用】抗蛇毒作用, 給小鼠皮下注射100%致死量的眼鏡蛇毒後, 立即灌服60%石柑子醇提取液75g/kg, 在24小時內小鼠存活率為68.3%, 與對照組比較有非常明顯的差(P
【性味】味辛;苦;性平;小毒
【歸經】肝;胃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消積;祛風濕;散瘀解毒。 主心、胃氣痛;疝氣;小兒並非積;食積脹滿;血吸蟲晚期肝脾腫大;風濕痹痛;腳氣;跌打損傷;骨折;中耳炎;耳瘡;鼻竇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5g;或浸酒。 外用:適量, 浸酒搽, 或鮮品搗敷。
【注意】孕婦禁服。
【各家論述】
1.《分類草藥性》:消食, 治風濕麻木。
2.《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心胃氣痛, 疝氣, 除腳氣。
3.《廣西中藥志》:清熱, 解毒, 祛風濕。 治風濕骨痛, 耳瘡。
4.《四川中藥志》:治小兒五疳, 大人寒氣入骨, 不紅不腫, 濕流關節, 麻木等症。 並能止咳, 止氣痛。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