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東西吃多了,胃癌可能找上門!你家餐桌上就有
“胃疼?光榮!肯定是忙工作忙出來的。 ”這句調侃的玩笑話, 道出不少人的心聲。 沒日沒夜加班、不按時吃飯、饑一頓飽一頓……
胃不好是現代人普遍的毛病。 事實上, 胃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脆弱, 生、冷、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都會影響胃的工作。
中國有腸胃病患者1.2億, 消化道潰瘍發病率10%, 慢性胃炎發病率30%, 是當之無愧的“胃病大國”。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消化科專家, 教你最實用的養胃妙招, 幫你呵護好較弱的胃。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主任 劉思德
遼寧省人民醫院消化內二科主任 劉瑞雪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楊力
當心8大危險分子傷胃
1
辛辣刺激的食物
辣椒是很多人離不開的調味品, 對健康也有諸多益處。 但辣椒素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刺激黏膜充血水腫, 加速腸胃蠕動, 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 對消化功能也會有影響。
2
醃菜
不合格的醃菜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 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 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 有致癌作用。 日本是胃癌高發國, 就與其醃制保存蔬菜有關。
3
煙熏和油炸食物
臘腸、臘肉等煙熏食物含鹽量高, 會損害胃黏膜, 其中還有大量致癌物, 如苯並芘和環芳烴。 油炸、燒烤食物中也含有此類致癌物, 都應該少吃。
4
酒精
酗酒除了傷肝, 也會傷胃。 臨床觀察發現, 1/3~1/2的胃癌患者有長期飲酒史, 尤其以喝白酒為主, 有些人持續喝了二十多年。
酒精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 黏膜被長期反復刺激, 不斷經歷損傷、修復、再損傷的過程, 就會導致慢性炎症, 最終為腫瘤發生埋下禍根。
5
寒涼的果蔬
夏天吃塊西瓜固然神清氣爽, 但胃卻有些受不了。 這些寒涼的果蔬會讓胃收到刺激, 導致消化能力下降。
6
生冷的海鮮
海鮮性寒, 原本就會加重胃的負擔。 如果吃得過多, 尤其是吃未經加熱的生魚片、生蠔等, 蛋白質就更不易消化了, 容易導致胃功能下降。
7
甜膩多脂的食物
有的人一頓飯能吃下一個肘子、一整個小蛋糕, 而這些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多了,會加重胃的負擔,導致厭食、腹瀉、腸胃功能紊亂等胃部症狀。
8
冷飲
冷飲、冰棒及涼的飯菜會讓胃內溫度降低。而很多消化酶的正常工作需要適宜的溫度,這就會影響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
老祖宗推崇的養胃食物
南瓜
據《滇南本草》和《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也就是說,南瓜對於養護脾胃很有好處。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的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適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所含成分還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南瓜烹飪方法多樣,可蒸食、熬粥或煲湯。
小米
中醫認為,小米味甘性平,入腎、脾、胃經,《本草綱目》也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的記載。
從營養方面來看,小米特別出色的地方,是它的鐵和維生素B1含量優於小麥、大米和玉米,特別適合孕婦、哺乳期女性食用。小米的膳食纖維含量在粗糧中偏低,口感細膩而容易消化,也適合6個月後的嬰幼兒食用。
小米可單獨熬煮成粥,也可添加大棗、百合等熬成營養粥品,還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飯”。
紅薯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等古書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現代研究表明,紅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保護腸胃。此外,紅薯富含大量的胡蘿蔔素,對兒童以及老人的視力都有益處,並且還富含鉀、鐵和維生素B6等營養素。紅薯可以直接煮食,也可用來熬粥。
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腎經。歷代古書對山藥的平補作用均有記載,《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據記載,慈禧為健脾胃而吃的“八珍糕”中就含有山藥成分。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
山藥吃法多樣,可將山藥與大米、小米、紅棗等熬成雜糧粥,也可將山藥研細磨粉後與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還可將山藥蒸熟後製成藍莓山藥食用。
薑
中醫認為,生薑汁味辛、性溫,入肺、胃、脾經。《食療本草》說它“止逆,散煩悶,開胃氣”。《本草拾遺》記載生薑“去冷除痰,開胃”。生薑在中藥中常用以治療噁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幫助。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姜富含的薑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經末梢,引起胃腸蠕動,增加唾液、胃液和腸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健脾胃、增食欲。
薑除了用作調味料外,還可以用來泡水喝。
幫你定制養胃時間表
7:00喝杯溫開水
可以濕潤口腔、食管、胃黏膜,沖刷附著於黏膜的黏液和膽汁,促進胃腸蠕動,為進餐做好準備。還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但不宜過多飲水,約100毫升即可,以免沖淡胃酸,影響消化。
不宜喝涼水,以免對胃部造成刺激。還可以練習叩齒100下,或者張嘴、舌尖抵住前齶(上牙堂前部),有助唾液分泌,而唾液中含有的澱粉酶可助消化。
7:30早餐不能省
研究表明,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幾率高達36%,還易導致低血糖、記憶力下降,增加膽結石患病風險。
一份好早餐應包含穀類、奶類、肉類、豆製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過快,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持續20~30分鐘。
10:00起身走一走
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簡單的肢體放鬆運動,有助於早餐消化。順便喝點水或吃點水果,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稀釋血液、促進血液迴圈和代謝廢物排出。
11:30午餐補蛋白
午餐應注意補充優質蛋白,比如瘦肉、魚類、豆製品。冬季午飯前可以喝點湯,因為在食物比較幹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量的湯水有益於消化和吸收。
飽餐後宜站立一會兒,不要坐臥或下蹲、彎腰,以免腹壓過高誘發胃食管反流。餐後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痙攣痛。
13:00打盹兒助消化
如果有時間最好能美美地睡個午覺,只要半個小時,就能讓大腦得到休息,多分些迴圈中的血液去供應胃腸道,以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但最好別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壓迫腹部,造成胃腸脹氣。
17:30晚餐宜清淡
進食量以七分飽為好,並注意補充雜糧和新鮮蔬菜。因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迴圈都比白天慢,胃腸運動也會減慢,如果進食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易使血脂高,使血流更緩慢,不但易導致消化不良、肥胖,還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
雜糧和蔬菜不但可預防高血脂,還可以增加維生素攝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
19:00散步防受寒
飯後儘量不要躺著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運動,但應注意,餐後半小時內最好別做劇烈運動。
此外,由於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週邊包裹,容易受涼。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鍛煉身體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運動時護好腰腹。尤其是老年人、體質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
本期編輯:劉雲瑽
而這些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吃多了,會加重胃的負擔,導致厭食、腹瀉、腸胃功能紊亂等胃部症狀。
8
冷飲
冷飲、冰棒及涼的飯菜會讓胃內溫度降低。而很多消化酶的正常工作需要適宜的溫度,這就會影響胃酸分泌和消化酶的作用。
老祖宗推崇的養胃食物
南瓜
據《滇南本草》和《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也就是說,南瓜對於養護脾胃很有好處。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的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適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所含成分還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南瓜烹飪方法多樣,可蒸食、熬粥或煲湯。
小米
中醫認為,小米味甘性平,入腎、脾、胃經,《本草綱目》也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的記載。
從營養方面來看,小米特別出色的地方,是它的鐵和維生素B1含量優於小麥、大米和玉米,特別適合孕婦、哺乳期女性食用。小米的膳食纖維含量在粗糧中偏低,口感細膩而容易消化,也適合6個月後的嬰幼兒食用。
小米可單獨熬煮成粥,也可添加大棗、百合等熬成營養粥品,還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飯”。
紅薯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等古書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
現代研究表明,紅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幫助刺激腸胃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保護腸胃。此外,紅薯富含大量的胡蘿蔔素,對兒童以及老人的視力都有益處,並且還富含鉀、鐵和維生素B6等營養素。紅薯可以直接煮食,也可用來熬粥。
山藥
中醫認為,山藥性平、味甘,歸肺、脾、胃、腎經。歷代古書對山藥的平補作用均有記載,《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據記載,慈禧為健脾胃而吃的“八珍糕”中就含有山藥成分。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促進消化、改善胃腸功能。
山藥吃法多樣,可將山藥與大米、小米、紅棗等熬成雜糧粥,也可將山藥研細磨粉後與米粉混合,熬成糊糊喝,還可將山藥蒸熟後製成藍莓山藥食用。
薑
中醫認為,生薑汁味辛、性溫,入肺、胃、脾經。《食療本草》說它“止逆,散煩悶,開胃氣”。《本草拾遺》記載生薑“去冷除痰,開胃”。生薑在中藥中常用以治療噁心、嘔吐,對胃病患者很有幫助。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姜富含的薑辣素能刺激消化道的神經末梢,引起胃腸蠕動,增加唾液、胃液和腸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健脾胃、增食欲。
薑除了用作調味料外,還可以用來泡水喝。
幫你定制養胃時間表
7:00喝杯溫開水
可以濕潤口腔、食管、胃黏膜,沖刷附著於黏膜的黏液和膽汁,促進胃腸蠕動,為進餐做好準備。還可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但不宜過多飲水,約100毫升即可,以免沖淡胃酸,影響消化。
不宜喝涼水,以免對胃部造成刺激。還可以練習叩齒100下,或者張嘴、舌尖抵住前齶(上牙堂前部),有助唾液分泌,而唾液中含有的澱粉酶可助消化。
7:30早餐不能省
研究表明,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幾率高達36%,還易導致低血糖、記憶力下降,增加膽結石患病風險。
一份好早餐應包含穀類、奶類、肉類、豆製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過快,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持續20~30分鐘。
10:00起身走一走
放下手中工作,小歇片刻,做一些簡單的肢體放鬆運動,有助於早餐消化。順便喝點水或吃點水果,可以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稀釋血液、促進血液迴圈和代謝廢物排出。
11:30午餐補蛋白
午餐應注意補充優質蛋白,比如瘦肉、魚類、豆製品。冬季午飯前可以喝點湯,因為在食物比較幹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量的湯水有益於消化和吸收。
飽餐後宜站立一會兒,不要坐臥或下蹲、彎腰,以免腹壓過高誘發胃食管反流。餐後不宜立即快走或奔跑,以免引起胃下垂或腹部痙攣痛。
13:00打盹兒助消化
如果有時間最好能美美地睡個午覺,只要半個小時,就能讓大腦得到休息,多分些迴圈中的血液去供應胃腸道,以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但最好別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壓迫腹部,造成胃腸脹氣。
17:30晚餐宜清淡
進食量以七分飽為好,並注意補充雜糧和新鮮蔬菜。因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迴圈都比白天慢,胃腸運動也會減慢,如果進食大量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易使血脂高,使血流更緩慢,不但易導致消化不良、肥胖,還會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
雜糧和蔬菜不但可預防高血脂,還可以增加維生素攝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
19:00散步防受寒
飯後儘量不要躺著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運動,但應注意,餐後半小時內最好別做劇烈運動。
此外,由於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等在週邊包裹,容易受涼。因此,在冬季外出散步、鍛煉身體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運動時護好腰腹。尤其是老年人、體質較弱者更要防寒防感冒。▲
本期編輯:劉雲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