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六道木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Nán Fānɡ Liù Dào Mù
【來源】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南方六道木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elia dielsii (Graebn.) Rehd.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曬乾。
【原形態】南方六道木 薄葉灌木, 高3m。 當年小枝紅褐色, 老枝灰白色。 葉對生;葉柄長4-7mm, 基部膨大, 散生硬毛;葉厚紙質, 葉片長卵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 變化幅度很大, 長3-8cm, 寬0.5-3cm, 先端尖或長漸尖, 基部楔形或鈍, 全緣或有1-6對齒牙, 具緣毛, 嫩時上面散生柔毛, 下面除葉脈基部被毛外, 其餘光滑無毛。 花2朵生於側枝頂部葉腋;總花梗長1.2cm, 花梗幾無;苞片3枚, 具纖毛, 中央1枚長6mm, 側生2枚長1mm;萼簡長約8mm, 萼簷4裂, 裂片卵狀披針形或倒卵形;花莞白色後變淺黃色,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00-3700m的山坡灌叢、路邊林下及草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地。
【功能主治】祛風濕。 主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24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