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女人這小動作竟讓容顏不老

養生、養顏、抗衰老都可以通過按摩穴位的方式達成。 每天只需幾分鐘, 對白領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這就為你奉上養生穴位!

中府穴

位置

中府穴位於人體的胸外側部, 與第一肋間隙平行, 距前正中線6寸處。

動作要領

用中指和無名指按壓, 稍微用點力, 以能夠承受為宜, 每次按揉3——5分鐘, 每天堅持1—5次。

醫理

中指中氣, 就是脾肺之氣, 脾和肺合起來的氣叫中氣。 如果經常覺得氣不夠使,喘不上氣來, 或者大便的時候無力, 及吃點東西就腹脹, 這就是中氣不足了。 中府穴是肺經的一個募穴, 也是脾肺兩經交會的一個穴, 利用這個穴調氣最好。

功效

經常按摩中府穴可以順暢肺的經脈, 有豐胸的作用, 還可以強化淋巴迴圈, 減輕胸悶、肩背痛等症狀。

腹臍

養生關鍵字

消除腹部脂肪, 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 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

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 可益肺固腎, 安神甯心, 舒肝利膽, 通利三焦, 防病健體。

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保健方法

兩手重疊, 按於肚臍, 適度用力, 同時保持呼吸自然, 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

對於平日缺乏鍛煉的人群, 建議養成在閒暇時間或散步的時候雙手掌交替拍打(頻率為每秒鐘一次)中下腹部20分鐘, 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按摩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能夠全身放鬆,消除疲勞,緩解壓力。

能夠疏通經絡,加快氣血循環,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能夠提高人體的整體免疫能力,預防疾病的發生,為身體增添活力。

能夠改善睡眠,大幅提高睡眠品質。

固定穴位按摩和熱療,能夠有針對性地促進風濕、關節炎、腰腿痛疼、腰椎頸椎病、半身不遂、中風等疾病的康復。

對於手術和放療後的康復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對亞健康,具有很好的康復作用。

局部按摩能消耗多餘的脂肪,達到減肥美體的目的。

促進人體內分泌,協助排出體內及皮膚中的垃圾,增強皮膚美容效果。

可以改善腸胃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消化不良。

加強迴圈

加強血液和淋巴的迴圈

按摩可使局部皮膚潮紅, 皮溫增高, 毛細血管擴張, 血液淋巴迴圈增加, 具有調節血液和淋巴迴圈的作用。

理筋通淤

理筋整複疏通淤塞

運用按摩的捏、搖、扳、拔等手法, 可以使關節脫位得以整複, 骨縫錯開得以合擾, 軟組織撕裂得以對位元, 血腫機化導致的粘連得以疏通, 有利於損傷組織的修復和功能重建。 √調節神經系統

按摩既可使神經興奮, 又可抑制神經。 對腰背痛、頭痛頭昏、神經衰弱等病, 用按摩手法調整神經系統, 使興奮、抑制達到平衡, 就能緩解症狀。

增強體質

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有資料表明,

背部兩側按摩10分鐘, 可使白細胞總數輕度升高, 白細胞吞噬指數和血清抗體明顯增高。 這充分說明, 按摩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按摩的一般注意事項

按摩者的雙手應保持清潔、溫暖、指甲應修剪,指上不戴任何裝飾品,以免損傷被按摩者的皮膚。

為了按摩順利進行,取得良好的效果,按摩者的體位應便於操作,被按摩者的肌肉應充分放鬆。

全身按摩時應注意操作方向,要順著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的方向。

按摩時,要注意順序,用力要由輕到重,再逐漸減輕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