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掛消炎水每天都要皮試嗎

不少患者對於藥物都是有著一定的不耐受性的, 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人在使用藥物的時候, 會產生過敏症狀的主要原因。 正因此, 在進行治療, 尤其是藥物治療之前, 都是需要做皮試, 來對患者的體質進行一定的瞭解的。 那麼, 在什麼情況下需要做皮試呢?下面將為大家進行具體介紹。

1.尋找變應原

變態反應防治的重要原則之一是回避變應原, 而回避的前提是明確變應原, 確定變應原的常用方法便是各種類型的皮膚試驗。 例如支氣管哮喘和蕁麻疹等均可用皮膚試驗來。 但食物過敏與皮膚試驗的相關性較差, 這可能是因為食物的抗原提取液與腸吸收的物質有所不同, 或食物過敏並非IgE所介導;而且, 食物過敏的變應原容易發現, 一般不必作皮膚試驗。

2.預防藥物或疫苗過敏

對患者首次注射某批號的青黴素、鏈黴素或其它易過敏藥物之前, 必須做過敏試驗;如果患者呈陽性反應(即使是可疑陽性), 就應更換其他抗生素。 注射導種抗血清(例如抗破傷風血清和抗狂犬病血清)前也必須做過敏試驗, 如果呈陽性反應就需要換用精製抗體;或進行脫敏治療(少量多次注射, 使抗原逐漸中和血液中的抗體)。

3.評價宿主細胞免疫狀態

在可疑免疫缺陷病、腫瘤或器官移植進, 瞭解患者的細胞免疫狀態對疾病診斷和預後判斷都有重要意義。 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共用抗原結核菌素(OT或PPD)或雙鏈酶(SD-SK)進行皮膚試驗;或使用人工合成的二硝基氯苯(DNCB)或二硝基氟苯(DNFB)等先進行致敏再作皮膚試驗,

這樣可消除抗原接觸史不同所致的誤差。

4.傳染病的診斷

對某些可疑的傳染病, 用某種病原體的特異性抗原進行皮膚試驗可以起到診斷或鑒別診斷的作用。 例如對布氏菌病和軟下疳等細菌感染、對某些病毒感染和真菌感染、以及某些寄生蟲感染均有一定的意義另外, 還有一些反應機制不同于變態反應的中和性皮膚試驗, 例如診斷白喉的錫克(Schick)試驗和診斷猩紅熱的狄克(Dick)試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