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蒺藜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Jí Lí

【英文名】Fructus Tribuli

【別名】硬蒺藜、蒺骨子、刺蒺藜

【來源】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果實。 秋季果實成熟時, 割取全株, 曬乾, 打下果實, 除去雜質。

【原形態】一年生匍匐草本, 多分枝, 全株有柔毛。 羽狀複葉互生或對生;小葉5~7對, 長橢圓形, 長6~15mm, 寬2~5mm, 基部常偏斜, 有托葉。 花單生於葉腋;萼片5;花瓣5, 黃色, 早落;雄蕊10, 5長5短;子房上位, 5室, 柱頭5裂。 花期6~7月, 果實8~9月。

【生境分佈】生於田野、路旁及河邊草叢。 各地均產。 主產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山西、陝西。

【性狀】果實由5個分果瓣組成, 呈放射狀排列, 直徑7~12mm。 常裂為單一的分果瓣, 分果瓣呈斧狀, 長3~6mm;背部黃綠色,

隆起, 有縱棱及多數小刺, 並有對稱的長刺和短刺各1對。 質堅硬。 味苦、辛。

【化學成份】含甾體皂甙, 其皂甙元為薯蕷皂甙元(diosgenin)、魯期可皂甙元(ruscogenin)、海可皂甙元(hecogenin)、吉托皂甙元(gitoogenin)等, 另含蒺藜甙(tribuloside)、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紫雲英甙(astragalin)、哈爾滿堿(harmine)等。

【性味】性微溫, 味辛、苦。

【功能主治】平肝解鬱, 活血祛風, 明目, 止癢。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