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少量肺炎
慢性肺炎這種疾病如果是患上的話其實是很麻煩的, 很多時候都是沒有辦法根治的, 所以說就會導致患者總是反復的發作, 這樣的話對於自己的身體來說是相當不好的, 如果是檢查出來患上這種疾病的話就要在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就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這樣才可以從剛開始的時候就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促成慢性肺炎的因素有以下幾種:①營養不良、佝僂病、先天性心臟病或肺結核患兒發生肺炎時, 易致病程遷延。 ②病毒感染引起間質性肺炎, 易演變為慢性肺炎。 首都兒科研究所曾對103例腺病毒肺炎在病後1~5年隨訪, 發現30.1%在X線檢查時呈現輕重不等的慢性肺炎和肺不張, 個別患兒還有支氣管擴張。 對13例麻疹併發腺病毒肺炎在病後2~3年隨訪, 其中6例已成為慢性肺炎。 ③反復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以及慢性鼻竇炎均為慢性肺炎的誘因。
炎症病變可侵及各級支氣管、肺泡、間質組織和血管。 特別在間質組織的炎症, 每次發作時都有所進展, 使支氣管壁彈力纖維破壞, 終因纖維化而致管腔狹窄。 同時, 由於分泌物堵塞管腔而發生肺不張, 終致支氣管擴張。 由於支氣管壁及肺泡間壁的破壞, 空氣經過淋巴管散佈, 進入組織間隙, 可形成間質性肺氣腫。 局部血管及淋巴管也發生增生性炎症, 管壁增厚, 管腔狹窄。
急性肺炎病理的恢復比臨床恢復晚。 因此, 在重症肺炎的恢復期應進行理療和體操, 積極治療併發的佝僂病和營養不良, 並於出院後隨訪和繼續治療, 直至徹底痊癒為止。 此外, 嬰幼兒時期應設法預防麻疹、百口咳、流感和腺病毒感染。 對漫性鼻竇炎及反復發生的支氣管炎, 也應積極防治。 有免疫缺陷的患兒可採用免疫促進療法, 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選用人血丙種球蛋白、轉移因數、胸腺素或中藥治療, 必要時可採用骨髓移植以重建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