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防葵散的功效與作用

現代人壓力很大, 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 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差。 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理人的身體, 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防葵散的製作方法。

【處方】 防葵1兩, 木香5錢, 柴胡半兩, 黃芩半兩。

【制法】 上銼細。

【功能主治】 傷寒汗下後, 臍左有動氣者。

【用法用量】 每次5錢, 水煎服。

【摘錄】 《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處方】 防葵1兩, 京三棱1兩(炮裂), 桂心1兩, 赤芍藥1兩, 鱉甲1兩半(塗醋炙令黃, 去裙襴), 當歸1兩, 訶黎勒皮1兩,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枳殼3分(麩炒微黃, 去瓤)。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伏梁, 氣在臍上心下,

結固如梁之狀, 胸膈不利, 食飲減少。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 食前稍熱服。

【摘錄】 《聖惠》卷四十八

【處方】 防葵5兩, 人參5兩, 貫眾5兩, 防風3兩, 桂心3兩。

【功能主治】 狂邪發無常。

【用法用量】 以水1鬥, 煮取3升, 分4服, 亦可稍服。

【摘錄】 方出《千金》卷十四, 名見《普濟方》卷一○一

【處方】 防葵1兩, 訶黎勒皮3分, 白術3分, 郁李仁3分(湯浸, 去皮, 微炒), 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 焙乾, 微炒), 桂心3分,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木香3分, 檳榔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肥氣在左脅下, 結聚成塊, 心腹妨實, 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 食前稍熱服。

【摘錄】 《聖惠》卷四十八

【處方】 防葵1兩, 人參1兩(去蘆頭), 貫眾1兩, 遠志1兩(去心), 茯神1兩, 犀角屑1兩, 天雄1兩(炮裂,

去皮臍), 防風1兩(去蘆頭), 桂心1兩, 甘草3兩(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心臟風邪, 恍惚失常, 言語錯亂。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以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

【處方】 防葵1兩, 郁李仁1兩(湯浸, 去皮, 微炒), 桂心1兩, 鬼箭羽1兩, 桃仁1兩(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川大黃1兩(銼碎, 微炒), 當歸1兩, 吳茱萸3分(湯浸7遍, 焙乾, 微炒), 枳實半兩(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婦人症痞, 心腹脹硬如石, 經絡不利, 四肢瘦弱, 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 食前稍熱服。

【摘錄】 《聖惠》卷七十一

【處方】 防葵3分, 京三棱3分(銼碎, 醋炒3遍), 蓬莪術半兩, 訶黎勒半兩(煨, 用皮), 檳榔半兩, 赤茯苓半兩, 人參半兩(去蘆頭), 白術半兩, 桂心半兩,

枳殼半兩(麩炒微黃, 去瓤), 白豆蔻半兩(去皮), 木香半兩, 川大黃半兩(銼碎, 微炒), 丁香1分, 附子半兩(炮裂, 去皮臍), 郁李仁3分(湯浸, 去皮尖, 微炒), 鱉甲3兩(洗去塵土, 用硇砂半兩研碎, 以醋2合浸硇砂去卻石, 塗醋炙鱉甲、硇砂, 醋盡為度)。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虛勞症瘕, 或氣攻脾胃, 令人心下及胃管兩傍堅硬, 喘息急促, 牽引兩脅妨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

【注意】 忌莧萊、生冷、濕面。

【摘錄】 《聖惠》卷二十八

【處方】 防葵半兩, 桔梗3分(去蘆頭), 川樸消3分, 川大黃3分(銼碎, 微炒), 桃仁半兩(湯浸, 去皮尖, 麩炒微黃), 木香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積聚氣, 心腹脹硬如石, 肚上青脈起, 食飲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水1中盞, 煎至6分, 去滓, 食前稍熱服。

當利下惡物為度, 未利再服。

【摘錄】 《聖惠》卷四十八

【處方】 防葵半兩, 柴胡半兩(去苗), 川大黃半兩(銼碎, 微炒), 桑根白皮半兩(銼), 甘草1分(炙微赤, 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兒瘧發後, 肚脹, 兼頭面浮腫。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水1小盞, 煎至5分, 去滓溫服, 日3次。

【摘錄】 《聖惠》卷八十四

【處方】 防葵1兩, 木香1兩, 川大黃2兩(銼碎, 微炒), 白術1兩, 當歸1兩(銼, 微炒), 赤芍藥1兩, 牛膝1兩(去苗), 桂心1兩, 桃仁1兩(湯浸, 去皮尖雙仁, 麩炒微黃)。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婦人心腹積聚氣, 時有疼痛, 經絡不利, 四肢漸瘦, 食少腹脹。

【用法用量】 每服3錢, 水1中盞, 加生薑半分, 煎至6分, 去滓, 食前稍熱服。

【摘錄】 《聖惠》卷七十一

【處方】 防葵6分, 代赭6分, 人參6分, 鉛丹6分, 鉤藤6分, 茯神6分, 雷丸6分, 虎骨6分, 遠志6分,

桂心6分, 防風6分, 白僵蠶6分, 生豬齒6分, 卷柏1分, 莨菪子1分, 光明砂1分, 升麻1分, 附子1分, 牡丹1分, 龍齒1分, 牛黃2分, 蚱蟬14枚, 蛇蛻皮1具, 白馬眼睛1具, 白蘞4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癲癇厥時發作。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 酒送下, 日2次, 亦可為丸服。

【摘錄】 方出《千金》卷十四, 名見《普濟方》卷九十九

【處方】 防葵1兩, 代赭1兩(細研), 人參1兩(去蘆頭), 鉛丹1兩半, 鉤藤1兩, 茯神1兩, 雷丸1兩, 虎頭骨1兩半(塗酥炙令黃), 遠志1兩(去心), 白僵蠶1兩(微炒), 生豬齒1兩, 防風1兩(去蘆頭), 卷柏1兩, 川升麻1兩, 附子1兩(炮裂, 去皮臍), 虎掌3分(湯洗7遍, 生薑汁拌炒令黃), 朱砂1兩(細研), 牡丹1兩, 牛黃半兩(細研), 龍齒2兩, 蚱蟬14枚(微炒), 蛇蛻皮1條(燒為灰), 白蘞1兩, 白馬眼睛1對(炙令微黃)。

【制法】 上為散, 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 風癲, 精神錯亂, 發作無時。

【用法用量】 每服1錢, 以溫酒調下,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雖然說防葵散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 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諮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