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益生菌還能保護骨骼?食用5步別搞錯

益生菌怎麼來?食品中加工過後的乳製品, 例如:優酪乳、優格, 以及乳酸飲料、泡菜、味增等發酵食品, 都含有對腸道有益的益生菌,

研究證實已知, 益生菌對人體的好處除了維護腸道健康、改善腹瀉、便秘、抗過敏、增加免疫力之外, 也有助降低膽固醇與大腸癌發生機率。 甚至對減重有輔助效果, 以及預防代謝症候群等。

新發現:益生菌有保護骨骼的作用

但是, 益生菌的效果還不止于此,

原來更新的研究發現, 益生菌還有保護骨骼的作用。 有研究指出, 維生素K(脂溶性維生素)在調節骨骼鈣化扮演重要的角色, 預防停經後婦女患骨質疏鬆症及降低骨折風險。 維生素K與維生素D共同維持骨骼健康, 修復損傷的骨細胞, 強壯骨骼。 而益生菌能合成維生素K供人體利用, 可有效提高骨密度和骨骼強度, 減少骨質流失, 進而促進骨骼健康, 並預防骨質疏鬆症。

此外, 根據人體研究也發現, 益生菌會促進骨骼健康。 有研究顯示, 使用益生菌有助改善停經後婦女的骨密度, 此外, 有報告顯示也指出人體腸道微生物會影響許多慢性病況, 包括肥胖、糖尿病和炎性腸道疾病, 都與骨量和骨品質相關。

【食用益生菌5點注意事項】:

1、由於益生菌容易受溫度、濕氣、光線和氧氣的干擾, 而影響其生命力, 尤其是高溫, 建議夏天的時候可以使用冰箱冷藏保存, 較低溫涼爽的天氣則放在室溫, 也可以達到保存效果。

2、服用益生菌時, 最好使用溫水或涼水沖泡, 溫度過高會破壞益生菌。

3、益生菌避免與抗生素一起服用, 兩者需間隔3至4小時, 因抗生素不只是會消除有害菌, 同時也會殺死益菌, 容易導致腸道細菌不平衡。

4.建議睡前、飯後2小時後再補充攝取有益菌, 效果較好。 因為睡前一般不吃東西, 腸胃蠕動會變慢, 也會減少胃酸分泌, 有利於有益菌的繁殖與生存率。 至於飯後最好2小時後再補充有益菌, 因為用餐食物與調味料多元, 會影響腸道菌叢的生態平衡。 因此飯後補充益生菌透過不同菌種發揮吸收, 有助腸道製造良好的環境。

5、將益菌與益生素一起搭配使用, 效果會提升。 益生素可提供能量給益生菌生長增殖, 進而提高益生菌的功能。

正確保護骨骼 7類飲食別吃錯

1、牛奶是鈣質的良好來源, 每日飲用2杯可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則可選擇優酪乳、發酵乳、無乳糖配方奶作為替代。

2、多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 像是小魚幹、沙丁魚、牛奶、乳製品、乳酪、綠色蔬菜、昆布、海帶、紫菜、莧菜、大豆及其製品、黑芝麻等。

3、黃豆除了富含鈣質, 還含有異黃酮,

可以幫助鈣質吸收和利用, 對於更年期後婦女減少骨質流失甚是有幫助。 豆漿、豆腐、豆干、豆皮、豆花都是不錯的食物來源。

4、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 幫助骨骼和牙齒的正常發育。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魚肝油、肝臟、牛肉、蛋黃、乳製品、魚類。 另外, 適當曬太陽也能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有助於鈣質吸收。

5、多補充維生素C, 如:芭樂、柑橘類、奇異果、草莓、番茄、青椒和馬鈴薯, 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 保護關節及維持骨骼穩定。

6、維生素K(脂溶性維生素)在調節骨骼鈣化扮演重要的角色, 應多補充攝取, 人體腸道細胞可自行合成, 也可從綠色蔬菜、豆類、大豆油、橄欖油或是益生菌中攝取。

7、少喝濃茶、咖啡及碳酸飲料。

保護骨骼:注意檢查+負重運動

此外,保骨要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停經或卵巢切除女性,可向婦產科醫生諮詢補充荷爾蒙,以預防骨質疏鬆症,以及建議每日曬太陽15至30分鐘。保護骨骼,運動也不可少,建議每週運動3至5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負重運動除了可增加脊椎骨密度,還能保護骨骼並維持彈性與平衡負重運動包括:步行、慢跑、爬樓梯、游泳、跳舞、舉重等,而打太極拳、騎腳踏車、游泳則能有助於增強身體骨骼的靈活性,改善平衡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運動不可過度,並多注意預防跌倒。

此外,保骨要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查,停經或卵巢切除女性,可向婦產科醫生諮詢補充荷爾蒙,以預防骨質疏鬆症,以及建議每日曬太陽15至30分鐘。保護骨骼,運動也不可少,建議每週運動3至5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負重運動除了可增加脊椎骨密度,還能保護骨骼並維持彈性與平衡負重運動包括:步行、慢跑、爬樓梯、游泳、跳舞、舉重等,而打太極拳、騎腳踏車、游泳則能有助於增強身體骨骼的靈活性,改善平衡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運動不可過度,並多注意預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