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家長小心 孩子被親後得“接吻病”

前日, 湖南衛視官方微博發佈的一條消息引來了眾多線民的關注, 微博轉載率極高。

這則微博是湖南衛視《播報多看點》欄目報導的一則新聞:武漢的魏女士很疼愛自己半歲的寶寶,

每天都要抱著寶寶嘴對嘴親上好幾遍。 但最近寶寶突然發起了高燒怎麼也退不下來, 到醫院一檢查, 醫生說是媽媽的親吻讓小寶寶得上了“接吻病”。

“接吻病”?面對白白嫩嫩的小寶寶, 許多父母或親人朋友都會忍不住親一口, 可是這種表示熱情的小舉動竟然會讓寶寶的病?這讓許多家長都憂心不已?到底什麼是接吻病?接吻病對於寶寶來說嚴不嚴重呢?

“接吻病”真實的名稱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接吻病”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常見病, 症狀類似感冒——發燒、食欲喪失、疲倦、淋巴腺腫大等, 醫學全稱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除了接吻外, 該病最多見的傳播途徑還是人們平時近距離的交談, 以及分享食物與細碎唾液在空中傳播。

之所以會在嬰兒眾多見, 是因為剛出生的小寶寶, 免疫系統沒有發育完全, 免疫力比較低,

“接吻病“常被誤診 容易被當成感冒

專家介紹道,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 被俗稱為“接吻病”, 正是因為該病由口咽分泌物經密切接觸, 比如親吻, 而感染病毒。

這種病治療效果很好, 但常常被誤診。 他解釋道, 這是因為, 患上該病後, 患者有發熱、咽炎、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皮膚黏膜疹等主要症狀, 發熱、咽炎這容易會讓人以為感冒了,

而咽炎、皮膚黏膜疹就連醫師也一時難以區分, 容易看成皰疹病毒性口炎、皰疹性咽峽炎、巨細胞病毒感染等疾病。

其實, 也有一些症狀幫助區分。 翁志強說, 接吻病患者的口腔的齶黏膜、頰黏膜, 會出現點狀成簇性出血樣小紅點, 也可發生到牙齦。 隨後, 軀體皮膚可以出現小紅丘疹或靶心樣丘疹損害。 “臨床上, 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因為發熱, 發現口腔黏膜出疹而引起醫生注意, 最後診斷出該病的。 ”

接吻病的症狀跟感冒特別像, 特別是發燒、咽峽炎是兩者的共同症狀, 但接吻病有其特殊症狀, 如後腦勺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可以在相關部位摸到腫大的感覺健康問答)。

如果你出現上述症狀, 就別單純地以為是感冒了, 而應做檢查,

看是否為“接吻病”。

身體不舒服, 就別玩“親親”

從名字看, 這是一個很成年人的疾病, 從流行病學上看, 多發生于兒童、青少年, 成人也可發生。 翁志強介紹道, EB病毒大量存在於唾液腺及唾液中, 可持續或間斷地排毒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之久。 與帶病毒者有唾液直接接觸最易感染上該病。

那麼, 父母對孩子的熱情一吻, 情侶之間的親吻是否都變得不再安全呢?其實, 不用太擔心, 但基本的衛生還得注意。

“封殺”接吻當然不現實

接吻病可以說防不勝防, 絕大多數成年人都曾經隱形感染過, 身體內攜帶著這種病毒, 而具備傳染給他人的能力。 但沒必要因噎廢食從此抗拒親吻。 只不過, 無論患有何種疾病, 當本人有發燒、感染、咽喉痛、發炎等症狀時, 口腔衛生差時還是“封口”為好, 別跟人親吻及分享同一樣食物, 免得傳播疾病。 吃飯用公筷, 也是預防病毒傳播的好方法。 翁志強則認為, 從預防醫學角度來看, 是不支持社會上的各種拼耐力的接吻比賽的。

即使染上該病也不用擔心, 接吻病經抗病毒和對症治療,恢復和愈後較好,一般幾周就能康復,且急性發作過一次就不會再發作。

接吻病經抗病毒和對症治療,恢復和愈後較好,一般幾周就能康復,且急性發作過一次就不會再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