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糖、龜苓膏、茯苓餅……日常生活中,
含有中藥食材的零食廣受歡迎。
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醫專家朱欣佚提醒大家,
中藥零食雖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但並非人人適合。
薄荷糖。
其中含有少量薄荷提取物,
有一定的發散風熱、清利咽喉等功效,
有助於緩解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病症。
但薄荷糖不適合消化不良、體弱、經常腹瀉的人,
當出現盜汗、乾咳等症狀時也應謹慎食用,
以免加重症狀。
需要說明的是,
薄荷糖中所含薄荷成分很少,
含幾粒潤潤喉可以,
不要期待它產生明顯的藥物作用。
薑糖。
中醫認為,
姜有暖胃、驅寒的作用,
患有風寒感冒或容易暈車的人,
吃些薑糖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但正因為姜的溫性大,
嗓子疼、眼睛乾、大便幹、愛上火的人就不適合吃了。
人參糖也是如此,
雖然人參補氣效果好,
但由於溫性大,
不適合體質熱、愛上火的人食用。
話梅、烏梅、山楂條等酸性零食。
它們口感較酸,
具有生津止喝、促消化、解油膩的作用,
特別適合消化不良的人。
胃酸過多、胃潰瘍的人則要少吃,
否則會加重不適。
話梅等還具有澀腸的作用,
因而大便不成形的人也不適合大量食用。
龜苓膏。
正宗的龜苓膏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
再配以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藥物精製而成,
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的功效。
龜苓膏偏寒涼,
脾胃虛弱、大便溏瀉的人還是少吃為好。
茯苓餅。
它由茯苓(打成細粉)加大米(粉)、白糖製作而成。
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一般來說,
茯苓餅適用較廣,
男女老少皆宜,
但出現大便幹結、舌紅、苔黃膩等症狀的人應慎用,
感冒發熱、血糖過高的患者也不宜吃。
阿膠棗。
中醫認為,
阿膠具有一定的滋陰、養血、補血等作用,
阿膠棗添加了桂花、陳皮,
某種程度上能改善氣虛或血虛者出現的面色蒼白、渾身沒勁、經常犯困等症狀。
在通常情況下,
多數人是可以服食的,
但每次也不宜吃得過多,
更不宜長期吃。
每次吃的量最好別超過10顆,
尤其是消化不良的人。
而有痰濕咳嗽、感冒發燒、腹脹腹滿、牙齒疼痛等症狀的患者不宜食用。
桂圓幹。
桂圓幹甘溫味濃,
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是一味性質較平和的滋補良品。
氣血不足的人每次可選3~5顆,
剝皮後直接放入保溫杯泡水代茶飲即可。
但感冒、發熱、咳嗽有痰等體內有痰濕及熱病患者不宜食用桂圓幹。
涼茶。
目前,
市面上的涼茶大多含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草藥,
有一定的清熱除濕、滋陰去火等功效,
有助於緩解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大便幹結等症狀,
但是手腳容易冰涼、胃寒、大便經常偏稀的人儘量少喝涼茶,
以免加重原有症狀。
涼茶不能拿來當水喝,
否則會損耗人體陽氣。
酸梅湯。
酸梅湯中烏梅可生津止渴,
山楂能健胃消食,
甘草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但烏梅含酸性成分較多,
故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飲;手腳冰涼、胃寒、大便經常偏稀的人應當慎用;酸梅湯含糖較多,
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的人也不宜喝。
陳皮茶。
陳皮具有消食解膩、行氣、祛痰、理脾的功效,
對於消化不良、胃脹,
吃了大魚大肉的人來說,
陳皮茶是一味“良藥”。
但陳皮茶性味偏溫,
如果伴有口苦等“上火”症狀,
以及陰虛火旺者不宜飲用,
否則會加重不適。
▲ 相關新聞 再貴的中藥,
過期也別吃2017-01-24 09:42 誰說中藥非得“苦”著吃?2017-01-11 22:29 暖身健體又養顏 盤點各類中藥泡腳的好處2017-01-10 08:35 5種“中藥零食”亂吃會致命2016-02-16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