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竹節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中藥志》

【拼音名】Zhú Jié Xiānɡ Fù

【別名】兩頭尖(《品匯精要》), 草烏喙(《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為毛茛種植物紅背銀蓮花的根莖。 夏季採挖, 除去殘莖及鬚根, 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根莖橫走, 細紡錘形, 長1.5~2.5釐米。 三出複葉, 根出, 花後伸長, 葉柄長10~15釐米;小葉片3裂至中部, 裂片倒卵形, 3淺裂或缺刻狀, 先端鈍, 基部楔形, 兩面光滑無毛。 花莖較葉為長, 有葉狀總苞3片;苞片3深裂, 具短柄, 裂片橢圓形, 長1.5~3.5釐米, 寬5~15毫米;花單一, 頂生, 白色, 直徑約3釐米;花萼花瓣狀:長圓形, 10~16枚, 光滑或被細毛, 外側略帶紫暈;雄蕊多數;雌蕊多數, 瘦果具細毛。 花期4~5月。 果期5~6月。

【生境分佈】生於山地林下。 分佈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等地。 主產吉林、山東。 此外遼寧、黑龍江等地亦產。

【性狀】乾燥根莖, 長紡錘形, 略彎曲, 一端較粗, 長0.8~3釐米, 直徑2~7毫米。 表面棕色至棕褐色, 有節及略突起的分支。 質硬而脆, 易折斷, 斷面略平坦, 邊緣棕黑色, 中部黃白色, 有粉性, 或淡棕色角質狀。 無臭, 味初淡, 後微麻辣。 以條肥大、斷面白色、粉性足、質堅實者為佳。

【性味】《品匯精要》:味辛, 性熱, 有毒。

【功能主治】

祛風濕, 消癰腫。 治風寒濕痹, 癰腫, 金瘡。

①《品匯精要》:療風及腰腿濕痹痛。

②《本草原始》:風濕邪氣, 癰腫金瘡, 四肢拘攣, 骨節疼痛, 多入膏藥中用。

③《中藥志》:散風寒, 消腫。

④《藥材學》:治傷風感冒, 祛風痰。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0.5~1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膏藥上敷貼。

【附方】

①治慢性關節疼痛:兩頭尖八分, 防風三錢, 牛膝四錢, 威靈仙四錢, 松節二錢, 雞血藤五錢。 水煎服。 (《山東中草藥手冊》)

②治癰疽瘡瘍:兩頭尖八分, 金銀花一兩, 地丁一兩。 水煎服。 (《山東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