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緩解胃痛小竅門
胃痛:凡由於脾胃受損, 氣血不調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證, 又稱胃脘痛。 歷代文獻中所稱的“心痛”、“心下痛”, 多指胃痛而言。
胃痛往往表現在食欲不振、胃部脹痛、噁心、泛酸等症狀也時常出現, 尤其是吃些生冷食物或者天氣轉涼時胃痛就會愈發明顯。
中醫認為胃痛大致可分為外邪犯胃、飲食傷胃、情志不暢、素體脾虛四種原因, 而外邪主要指外感寒熱濕三邪, 其中寒邪犯胃導致陽氣被遏、氣機阻滯、不通則痛又是臨床最常見的原因。 除了一般的胃痛表現外, 還伴有胃部怕冷、喝冷水疼痛加重、喝溫水則緩解,
具體做法是:將艾條一端點燃, 左手食指中指置於施灸穴位兩側, 右手拿起艾條後靠近腹部的中脘穴(腹部正中線, 臍上四寸處), 距離皮膚約3cm, 用懸起法灸 10~20分鐘, 以局部皮膚溫熱紅暈, 而不感到灼燒疼痛為度。 施灸過程中還可以將艾條在穴位附近處做小幅度迴旋動作, 以緩解局部皮膚溫度過高引起的不適。
中脘穴是八會穴之腑會、胃之募穴, 有溫中健脾、行氣止痛的功效, 為艾灸胃脘痛的常用穴。 除了中脘穴外, 還可以配合關元穴以溫腎培元。
患有胃痛的人要調理好平時的飲食, 禁忌辛辣生冷和不規律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