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蓮座通泉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拼音名】Lián Zuò Yè Tōnɡ Quán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Lecomte Mazus

【別名】小仙桃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蓮座通泉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zus lecomtei Bonati[M.lexomtei Bonati var.ramosus Bonati]

採收和儲藏:春、夏採收, 洗淨, 曬乾。

【原形態】蓮座葉通泉草, 多年生草本, 高15cm以上。 被白色長柔毛。 主根短縮陀螺狀, 側根少, 常肉質肥大, 長達6cm。 葉幾乎全為基生, 多數蓮座狀;葉片較窄, 倒披針形, 長約4cm或更長, 先端圓鈍, 基部漸狹成頻寬翅的柄, 邊緣具尖齒。 花莖單支或多數, 直立, 下部有分枝或無, 無葉或僅有1-2枚小形對生或互生葉。 總狀花序, 花稀疏;苞片尖刺狀, 梭短, 在花梗下部者較萼稍長;花萼鐘狀,

長約5mm, 萼齒5, 與萼筒等長, 萼齒披針形, 急尖, 脈不明顯;花冠紫堇色, 長約1cm, 上唇形片極短, 三角形, 下唇中裂片較側裂片長, 均全緣;雄蕊4, 二強。 蒴果球形。 種子小而多數, 棕黃色。 花、果期3-5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1000-2600m濕潤的草坡、路旁、水邊。

資源分佈:分佈于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

【性味】味苦;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止咳退黃。 主感冒發熱;頭痛;鼻塞;肺熱咳嗽;黃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 微澀, 性涼。 有消炎清熱、潤肺止咳的功能。 用於感冒頭痛、鼻塞、黃疸型肝炎、肺熱咳嗽。

【摘錄】《中華本草》